中国顶级肿瘤实验室多人患癌震惊公众

欢迎评估,然后马上把实验室拆了。
想起了华南水产市场。

Im 884195

与中国一间顶级肿瘤实验室有关的研究人员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多人患癌症的情况,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有关实验室安全的新问题。

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周三表示,该医院的两名外科医生分别于今年6月和10月被确诊患有癌症。两人之前都在该医院备受推崇的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过。

该医院说,另外一名进修人员曾在该实验室工作,于去年4月结束进修,也于今年被诊断为癌症。

本周早些时候,有关该实验室研究人员接连确诊癌症的报道开始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这家医院证实了部分相关报道,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许多网民质疑这些病例是否是由实验室研究的致癌物质引起的,以及是否还会出现与该机构有关的其他患癌诊断。

该医院表示,上述实验室严格按照标准运作,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接受过安全培训。

该医院称,针对将患癌与实验室或者试剂接触进行关联的关切,鉴于个体癌症发生的诱因极其复杂,诚挚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Source: 中国顶级肿瘤实验室多人患癌震惊公众 – 华尔街日报

Researchers rewire the genetics of E. coli, make it virus-proof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改造出一种生物,它不会受到现有疾病的影响,但离开特定的非自然氨基酸就不能正常生活?
Hmm,听起来像一种奴隶制度。

Many of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life don’t necessarily have to be the way they are. Chance plays a major role in evolution, and there are always alternate paths that were never explored, simply because whatever evolved previously happened to be good enough. One instance of this idea is the genetic code, which converts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our DNA into the specific sequence of amino acids that form proteins. There are scores of potential amino acids, many of which can form spontaneously, but most life uses a genetic code that relies on just 20 of them.

Over the past couple of decades, scientists have shown that it doesn’t have to be that way. If you supply bacteria with the right enzyme and an alternative amino acid, they can use it. But bacteria won’t use the enzyme and amino acid very efficiently, as all the existing genetic code slots are already in use.

In a new work, researchers have managed to edit bacteria’s genetic code to free up a few new slots. They then filled those slots with unnatural amino acids, allowing the bacteria to produce proteins that would never be found in nature. One side effect of the reprogramming? No viruses could replicate in the modified bacteria.

Source: Researchers rewire the genetics of E. coli, make it virus-proof | Ars Technica

Artificial Life

最近在忙着定毕业论文的题目,因为不想天天“跑胶”所以找了一个生物信息学的老师,他的实验室空得很,只有三台电脑,没有试管,没有烧杯,这可能是我们院最便宜的实验室了。正如我所愿。
老师研究的方向是RNA世界的起源模拟,用800行程序模拟生命的起源,还是比较有趣的。

其实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不是生物问题,我们模拟生命的起源也不过是说明生命有可能在这种条件下起源,而不是说地球上的生命就是这样起源的。
根本来说,我们是在创造人造生命,虽然只是模拟而已。

联系到最近生物界最近一些动态,疯狂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J. Craig Venter)用自己剪接后的染色体制造了一个人造细胞。
Wisconsin那边也有研究人员将人类的体细胞转变成了干细胞,也就是说克隆人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

生物学终于要从一个分析的科学转变成创造的科学,而创造的结果当然是人造生命。
这对生物学来说是好事,对人类来说,可能是离灭亡更近一步了。
大概我是看不到那一天的……

谁更空虚?

me: 星期天也在实验室?
老周: 不然叫我去哪里?
me: 这
真空虚的人啊
老周: 你不还在跟空虚的我聊天在
me: 我看你蛮可怜啊
老周: 大哥,我是看你可怜的说,我在看信,完了还有活的
me: 算了

谁更空虚?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不愿去想。

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于是几个月前才和我两个人一起闯荡了西安的老周,我曾以为很熟悉的老周,一下子离我很远很远。
应该说不仅仅是老周一个,我身边的人都在离我远去。
他们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做着我不知道的事情。
以前如果是这样,我会插嘴问问他们到底是什么。
而现在,我怀疑他们根本不屑于跟我解释,所以也不敢去问了。
是整个宇宙在膨胀,还是只有我一个远离了群体?

是,我是个异类,只有少数我这样的异类才选择了远离生物专业,白手起家。
所以我现在没必要在实验室辛勤科研,不用看艰涩的论文。
我以为我在用这段时间充实我自己,充实我的人生。
但在你们眼中我只是在虚度光阴。有时我也会这么觉得……

也许毕业后我有个不好也不坏的工作,也许这辈子我再也不可能名扬万里,光宗耀祖。
而你们会在最优秀的实验室里面开拓科学的边疆,名字出现在顶级学术杂志封面上。
我过着市井的生活,柴米油盐;你们手下有千万的研究经费,一个星期来回中美。
隔壁大妈提到我说“这个小伙子不错,我家的电脑都是他修的。”
会议主持人介绍你们的时候带着一长串耀眼的头衔。

每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
但我也会时不时幻想着加州的松鼠和阳光。

diet after turkey?

Philipp今天从Reddit转了一篇在Google Trends上面搜索一些相关词汇的有趣现象,其中一个就是turkey和diet。

turkey    diet

这幅图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经过感恩节、圣诞节和元旦的洗礼,人们吃得鼓鼓的肚子需要减掉了。
其实这个想法并不完全正确。
我来举个反例。

turkey    diet

这张图也是关于turkey和diet,和上面的区别在于:这次地区限定在澳大利亚
想到问题所在了吗?

澳大利亚的新年是夏天,而不是北半球的冬天。
而肥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体受到冷的刺激而积累脂肪的原因。

当然,我不是说肥胖和暴饮暴食没有关系。
即使是澳大利亚,在新年也有一个明显的涨幅。
我的论点是,人群中普遍性的肥胖周期主要是由季节决定的。

求职半程总结

虽然一直觉得“需要写个总结了啊”之类的,但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而尽量往后推。
不愿意承认自己一个月以来的失败是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很失败,差一点就到人间失格的地步了。

最早投的一个是宝洁,也是我一直叫着要进去的公司。当然我自己也知道进去的机会很渺茫,但是自己总不能不给自己信心。
宝洁有个在线的领导能力测试,我十分诚恳的回答了那些问题之后,某日收到了见面会的通知。那天大致的情况我也有提过,现在回忆一下和那个面试官谈的几个问题:1.项目经历,2.专业状况,3.高考成绩。项目经历是我的软肋,因为没什么像样的经历,也没办法信口胡说,只知道当时那个面试官似乎对此很不满意。因为并没有等我说完,他就要我停止,问下一个问题了。他看到我的英语考试成绩以后,似乎有点兴趣,于是专门问了一下专业的情况。后来又问了一下高考的成绩,还问是不是可以上清华。我只好说清华还差10来分。 于是他就结束了这次谈话,最后给我的一句评价是:感谢你的诚实。我当时就有不好的感觉,果然就没有进英才见面会。

虽然我投了好几家公司,也只有宝洁是还算有经历可谈的。其他的公司都无一例外地在筛选简历阶段就惨遭淘汰,让我苦苦等着初试通知。

继续看这个废材怎么被人涮

那些形形色色的爱情

如果说最近还有一件比YouTube被封更能改变我原本生活状态的事情,那就是委员又有女朋友了。而且这次还是倒贴!用专业的话来说是女攻男受!(喂,这是哪个专业啊!)
然后委员天天在宿舍里面喊着“我的老婆”来“我的老婆”去的,虽然他在宿舍的时间也不多,但是那一副“自己吃到肉还非得叫别人闻闻”的面目,实在可憎。

但是副市长对这个事件有着十分骇人的猜测,我听到那个猜测以后顿时觉得心凉了一截。虽然只是众多可能中的一个,但也绝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要命之处就在这里,你不知道它是真是假,干巴巴的希望着,又得随时给自己一刀不至于让自己迷失。

如果你就是委员,我以200%的诚意劝你看到这里就打住。否则你感觉到当头一闷棍导致夫妻不合同学相残,就实在不值得。我也向你保证副市长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私心或是诅咒之意,他纯粹只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描述着一种可能。

当然,上面那段警告也有可能更加激起委员的好奇心。但是,好奇心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委员偏偏就是好奇心比猫还大的一个人。
这么说,这个Blog的读者中,只有委员是唯一一个跟我在三次元空间中有着很多接触的人。而我本不希望让现实中的熟人看到我这个Blog。并不是想在背后偷偷说他们的坏话,而是如果知道吐一个人的槽会被那个人看到,会让我犹豫要不要吐。如果不吐槽,我写这个Blog干嘛?
你说Reed呢?我跟桂园食堂一楼卖包子的高龄阿姨的接触都比她多,你说这算熟?(对不起,我又在吐槽了。)
好奇心有点类似于绝望老师所说的“证据过多”。我曾经将Blog地址放在QQ资料内几年,结果竟然是一个高中最不想见到的混蛋看到了。于是我改了QQ资料,把他拖进了黑名单。
我也把Blog地址发给过几个好友,但是他们也只是当时点开了网页而已,这点甚至让我很郁闷。
不过尽管我百般遮掩的在宿舍里面写Blog,还是被委员看到了……并且从Blogcn一直跟踪到WordPress这个。

关于好奇心的吐槽结束,正式开始说明那些形形色色的爱情。
委员不要点开,其他人自便

L’héritage de la liberté

这本书的中文名字被翻译为《自由的遗产》,如你所见,这篇日志是读书笔记。
作者是一位法国的种群遗传学家和人口学家,大体说来,和我是同行。
但是作者的视角并没有局限在生物学内部,而是扩散到人类社会文化。
这也正是我借了学校里面所有他的书的缘故。
作者在前言中推荐先看13~14章的现状,然后再从头看原因,本文也遵循此指导。

第13章 人类的特质
人类的特质是什么?人类区别于万物的东西是什么?
人类的特质,就是人类的精神,所有的感情活动,科学和文化。这些是在人类之前,宇宙所不曾有的。作为个人,既分享着这笔人类共同的财富,也做着自己的贡献。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进入到人类的特质里去”。

第14章 一种可能的结局:集体大自杀
作者讨论了当今社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现实:人口膨胀,美苏冷战,核危机。
作者把人类的军备竞赛比作癌症,因为某个不经意的错误而不断暴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