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朝鲜

昨天,Google将所有google.cn的访问指向了google.com.hk,并发表官方声明,再不接受中国政府的秘密审查政策。
今天,各地的网友纷纷汇报,Google.com.hk虽然可以连上首页,但搜索任何结果都会导致页面重置。

其实,早有传言,Google会退出中国北部市场,仅在言论比较开放的南方运行。
当时我们都以为是以淮河为界定南北,至少也应该是长江。
没想到其实是深圳河!

同一时间,腾讯决定落井下石,对所有QQ签名为“欢迎您来到谷歌搜索在中国的新家”的用户进行账户锁定,那一句话正是Google.com.hk简体版下面多出来的一句话。直到中午的时候才取消这个限制。

当天,部分用户到谷歌北京总部表达了同情和支持

方滨兴,GFW之父,公然捏造和扭曲事实,试图将Google退出中国与中国政府的秘密审查制度割裂开来。

怎样的谎言才可以支撑中国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
你们打算给后代一个怎样的交代?

智利地震

UTC时间2010/02/27 06:34:15,智利海面发生8.8级地震。

CNN第一时间引用了USGS的消息发了突发新闻。
与此同时,温家宝在新华网与网友交流,占据各大国内新闻头条。

三小时过后,智利已确认10人死亡。
首都部分地区断电,但没有建筑倒塌的报告。
固网断了,但手机仍有信号。

五十年前智利发生了一次9.5级地震。
是全球有地震监测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
死亡5700人。

南都明天的头条已经拟好了:《智利发生8.8级地震,死亡人数恐超十人》。

对比新闻:奥巴马会见达赖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发表谈话
Statement from the Press Secretary on the President’s Meeting with His Holiness the XIV Dalai Lama

以上两篇是官方声明,为本文主要讨论依据,此外还有BBC和网易等多方新闻来源。

美方允许达赖窜访美国并安排领导人和其他政要会见,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确定的原则,违背美国政府多次重申的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的承诺。

外交部这一段声明完全是欲加之罪。白宫的声明是这样的:

奥巴马总统在会晤开始时表示,他支持维护西藏独特的宗教、文化和语言特征,并维护在中国的藏人的人权。奥巴马称赞了达赖喇嘛推行的“中间路线”、他的非暴力承诺以及他争取与中国政府对话的努力。
奥巴马强调,他一直鼓励达赖喇嘛与北京通过直接对话的方式解决分歧。奥巴马和达赖喇嘛都同意美中两国保持积极与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一句“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for Tibeta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哪里有藏独?
而且说“维护西藏独特的宗教、文化和语言特征,并维护在中国的藏人的人权”,根本就是宪法内容。

但是仍有疑点,BBC中文网称“虽然白宫拒绝了北京提出的取消奥巴马与达赖喇嘛会晤的要求。但奥巴马说,他与达赖喇嘛的会晤是私人性质的。”BBC的英文站点却找不到相关的内容。
而且从白宫的声明来看,这场会晤应该不是私人性质的。
至于说在地图室而不是椭圆形办公室,大概确实是为避免激怒中国而采取的措施吧。
有谁可以找到更好的证据?

Re: 驳《Twitter暴政》

thriller32的原文在这里

即使他不写《驳<Twitter的暴政>》,我大概也会写一篇文章来注解。
我相信大部分的怒火都是源于一个误解。
我在前文中说Twitter的“暴政”,是从民主的暴政借用过来,Twitter不是一种政治制度,至多只能叫暴力,而非暴政。
而且我说“苗头”,也是在暗示这种暴力的实际危害刚刚发生或还没发生,被众人认为是杞人忧天,那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有些人总是喜欢自证,不信可以参考前文的留言。
两年前,在我写我反对,北京奥运会之后,也被这样攻击过,有趣的是,这水火不相容的两拨人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却是如此相似。

当然,大部分留言者都是理智的。
比较多的一种观点是“我不过是在网上围观一下他们,他们才是掌握着国家机器,可以随时让我去喝茶的家伙。”
势力薄弱不应该成为暴力的理由。

至于说苏格拉底到底是支持民主还是反对民主,我确实没有仔细的研究过。
仅仅是根据这篇文章,在Google中的摘要得出的结论。
但是现在想来,即使苏格拉底是反对民主的,用他的例子也不为错。
民主并不是被设计成只有民主的支持者才能生存下去的制度。

盛世

昨天晚上看完了盛世。
最近很多朋友极力推荐这部在香港出版的科幻小说,让我有点兴趣。
直到PDF版本释出,而且有朋友确保这个网络版本的流传经过了作者认可,我才终于读到这本小说。

刚读完的时候我甚至有些疑惑,作者写这小说是在夸共产党还是骂共产党,我差点搞不懂了。
是的,顺着何东生的思路下去,这样的中国又怎样不让人喜欢?即使不是所有都做到最好,至少是所有世界当中最好一个。
但是我立刻警觉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被他轻描淡写带过的“必要的代价”,是多么的惨重。
历史已经过去了,记忆也可以模糊,但是冤死的人却无法活过来。
而且这样的盛世,又如何让人相信不是昙花一现。
那么,为了要维持这样的盛世,还要付出多少必要的代价?

最近关于民主的讨论中,得到最多共识的是这样一点:民主是有代价的。民主并不能保证产生最好的结果,但可以保证不会产生最坏的结果。民主依靠的是制度,而不是人,因此人们不必像农民一样靠天吃饭。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哪里有盛世,如果他不是上帝,那么肯定是个骗子。

同学们,我们来得太晚了

20多年前说这话的人,在5年前离开了我们。
今天有很多人去府上祭奠他,我想,即使我在这里写一篇拙文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我要写的,是一篇迟来的,关于Google宣布考虑退出中国的思考。
过了这些天,事情的原委比一开始更加明朗,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各方面的评价,左中右都有。
我先把这些评论列出来,后面的文章中会不时的提到他们。

论某搜索引擎公司中国分部的倒掉 李翔熙 美籍华人 参加过伊拉克战争
google事件真相 作者不明
利益与伦理:再谈google和百度 都是骗银地

Google突然在其官方Blog宣布不再接受过滤搜索结果,并且考虑退出中国。我和《利益》一文的观点是相似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利益是首要考虑的。Google在中国一年的营收才不过两亿,与全球营收相比九牛一毛,并不是不能放弃的利益。
另一方面,中国对网络的管制越来越严格,与《论》一文中所述不同的是,Google刚进入中国那年,Blogger还可以访问,Youtube也没问题,受到严重屏蔽的不过是搜索结果和快照。但如今,不仅前两项都不能访问,而且Docs在某些地区也被封了SSL连接,关键词一天比一天多,以前只是一个广场,现在连西部两个省/自治区都成了关键词。
更严重的是,中国官方居然试图从盗取Gmail数据。这个从Google的官方申明,以及许多朋友的邮箱被设置了莫名的转发就可以得到证实,而《事件真相》一文中的猜测,由于作者身份不明,并不能作为完全可靠的消息,不过从侧面印证的结果来看的确有相当高的可信度。而且,这次攻击是来自于上海的办公室,而不是《论》一文中所提到的台湾。
而且,我相信中国政府在攻击前向Google索要过相关数据,正如Yahoo当年一样。

基于这样的理由,Google扬言退出中国,“不做恶”当然只是一个更加好听的借口而已。遵守这样的信条离开中国,也是为了在全球市场能够取得更好的声誉。
要直说的话,就应该是:操他妈,老子不玩了!

美国政府在这个事情中的角色则很值得研究,因为白宫前不久才发起网络自由的活动,据说又在Google宣布的前一天与其创始人有过长谈,因此,星期一白宫的表态则格外重要。
但是大家也不用担心,人家美国新闻是自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记者把内幕挖出来了。

至于说有人写十评,说Google退出中国是不在乎中国用户,退出之后中国网民怎么办。
我早在Twitter上有过回答:Google仍然在全球运营着,Google也没有屏蔽过中国的IP。至于说你为什么上不去,那该找谁就找谁去。正如我上面所说,Google也只是一个公司,不是民主斗士。

我很厌恶这种把他人恩惠当作理所当然的人,其中也包括寄希望于希拉里访华时提及人权问题的右派。
中国宪法是不是这样写的:人人都有被他人授予平等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重构革命·兼评十月围城

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
                                            ——孙文 《十月围城》

十月围城讲人们保护孙中山,他却只在最后才露脸面,台词寥寥几句,其中就有上面一句。

革命在近现代中国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它曾经很风光,言必谈及革命,从清末,即《十月围城》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开始,很是光辉了几十年。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因毛泽东而发起了文化大革命,一场腥风血雨,有趣的是现在一般只谈其缩略词“文革”,仿佛是刻意与革命割裂开来一般。八九年学生运动,是不是革命?我说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左派和右派,即革命派和保守派之间的位置,其实是调换了过来。曾经的革命党成为了执政党,从左派变成了右派。新的革命人冒出来,却被冠以反革命的称呼。十六大有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说到底不过是承认了现政府的反革命本质而已。革命还是不是一个褒义词?暂时看来还是,不过官媒讲的革命都是过去式了。

既然谈到革命,就不能不提刘晓波。他因为起草《零八宪章》被捕,后于09年底被判有期徒刑11年。形式上,零八宪章并不是革命的,既然所有条款都可以在宪法和共产党领导人出版物中找到,那么它只不过是重新确认和主张宪法权利而已。但从实质上,它又是革命的,因为上面所说的那些宪法权利现在统统是狗屁。

影片开头,杨衢云刚说自己看不到,就被一枪射中头部,结果是,现在我们也没有看到。
影片放完,坐在我背后的两个中年女性感叹:革命真不容易。就不知道这个真不容易,是忆苦思甜,还是借古讽今?

信息权

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世界人权宣言 第十九条

すべて國民は、健康で文化的な最低限度の生活を營む權利を有する。
             ——日本國憲法 第二十五條

前不久的两则新闻让我重新想起了这个话题:信息权。新闻说芬兰和西班牙宣布国民享有1MB宽带接入的合法权利。
暂且不论这个权利究竟如何实施,是不是1MB的宽带是免费的,那些买不起电脑的人又该怎样享受这个国民权利。把宽带接入纳入国民权利这个行为,至少是印证了我很久之前就有的一个想法:人们应该是享有信息权的,信息权应该被写进世界人权宣言。

其实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已经隐含了信息权,但这条权利以往更多的是被解释为主张和发表的自由,而不是寻求、接受和传递的自由。
而要谈到实现这项权利的途径,有什么比得上互联网呢?
是的,我就是在暗示对互联网的无理审查是侵犯人权的。

我相信日本不久也会出台与芬兰和西班牙类似的规定,因为日本宪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日本国民享有健康文化的最低生活的权利。日本中学普遍举办的文化祭,就是因这条权利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