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金钱和市场

昨天参加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黄埔大讲堂,这次请到的演讲者是哈佛大学的Michael Sandel教授,也就是哈佛著名的公开课《Justice》的老师。

Sandel教授在中大也是以哈佛的讨论形式来推进讲座,通过请出正反方的观点进行思辨。但不幸的是中大的很多讨论参与者花了更多的功夫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上面,而没有很认真的思考问题,也没有认真听Sandel教授的诘问。当Sandel教授希望找一个反方代表的时候,很多正方跳出来要发言。

回到主题,Sandel教授这次主要的中心思想在他最后总结陈词里面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各国各个社会都在用市场经济取代原来社会的各种功能,也就是采取Social Market。但在这个过程中,被取代的元素仅以金钱定价,会损失掉其原本拥有的更高的价值:比如道德价值,感情价值等。

Sandel教授用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1. 有人在路边卖拥抱,买过来的拥抱还有拥抱原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情吗?
  2. 有学校用现金奖励学生读书,这种激励方式会不会让学生错误的认为读书只是为了钱(而不是学习和接受教育)?
  3. 有个幼儿园对接孩子迟到的家长收取罚款,之后迟到的家长更多了。因为在金钱定价之后,家长丧失了原本准时接自己孩子的责任感,觉得罚款只是一种变相的托儿费(babysitting fee),甚至在取消罚款以后,迟到率也没有下降。

第三个例子表明市场经济取代社会功能的作用也许是不可逆的,因此在这个推进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的谨慎。

IMG_2365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百姓阅读版》真相版

  反白看真相

       1、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养老保险已经快亏空完了,需要增加上缴的基数。
  2、提高国企上缴公共财经比例,2020年提高到30%
  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国企为了维持以前的工资水平,必然提高销售价格
  3、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4、探索实行官邸制
  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以后各地会出现市长府和村长府
  5、军事方面,减少非战斗人员和机构
  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和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退伍军人会占住公检法税务等要职
  6、各级纪委书记和副书记的提名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以后只要打点好上级纪委就行了,同样,上级纪委的嫡系官员增加
  7、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财政不供养还有民政
  8、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
  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以后都不要上访,要去打官司,但是法院跟信访办也是一般黑
  9、推动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探索建立以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以后公诉和法院是一体的,检察院说你危害国家安全就跑不掉了
  10、逐步减少死刑适用罪名
  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先受益的贪污罪
  11、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追究。报告,共产党没有登记注册
  12、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
  适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 延迟退休,呵呵
  13、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
  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 有外部审计吗?
  14、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刚才说了,民政局的名额留给减掉的官员了
  15、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解决一考定终身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科举改革
  16、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全面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北京还是不欢迎你
  17、房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油价要涨,收到的税能不能专项用于改善环境?
  18、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
  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
  19、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抵押转让使用收益等权利
  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继农民的土地出让之后住房也出让了,真正做无产阶级
  20、国企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电价要涨了,因为发电企业现在亏损呢
  21、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事项企业员工持股。员工持股最后一般都变成了管理层持股
  22、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水价是不是也要涨?
  23、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
  24、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银行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银行可以破产了,会不会产生道德风险?
  25、取消以药补医 理顺医药价格
  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
  26、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27、取消以药补医 理顺医药价格
  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新浪的为啥重复了一个?
  28、提出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从阿桑奇说开来

今天看了关于维基解密的纪录片 We Steal Secrets
也许有人会说这部纪录片是美国政府拍来诋毁自由言论的:因为显然片中几个受访人(包括导演)表达了对阿桑奇的不满意。他们倒不是对维基解密不满,但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两个事物并不能分得清清楚楚,起码对阿桑奇本人来说如此。

阿桑奇是一个活在数字时代的人。他有固定的网站固定的Email,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称作家。他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一共有四个孩子,但这些孩子可能不知道他们有这个父亲。
我相信,如果有技术可以把人的意识从肉体中分离出来,放到互联网上任其漂泊,阿桑奇一定会愿意尝试,只要他还可以享受得到性爱的快乐。 

我丝毫不怀疑阿桑奇为人类言论自由事业作出的贡献,但是这个景仰并不能让我停止质疑他性行为不检,也不能阻止我去评估他身上到底有多少光环理应属于别人。

不能因为你功勋卓著,就说你的犯罪不是犯罪。 的确,瑞典发布通缉令的时间和维基解密放出绝密资料的时间不谋而合。你可以200%猜测瑞典政府在通缉令背后有政治动机,但你不能100%确认这一点。时间上的先后不能成为逻辑因果关系。
而且,阿桑奇一直躲在英国,按说比瑞典要更亲美一些。他可不是一直躲在伦敦的大使馆,CIA要动手他早就在美国了。

而曼宁,这个真正做了最关键工作,甚至牺牲掉自己自由的上等兵,却在监狱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等着迟到了三年的判决。

当我说维基解密和阿桑奇不是太分得开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阿桑奇在寻求捐赠以应对瑞典诉讼的时候说,捐赠是为了支持言论自由的伟大事业。你再仔细想一想,其实只是给阿桑奇那个不听话的小弟弟套上安全套。
但是仍然有人游行示威,举着保护言论自由的旗织要求释放阿桑奇,甚至对受害者及其亲人造成二次伤害。

其实我根本不关心发生在英国的事情。
我要说的是,中国的阿桑奇也很多。 
我就不点名某个因报道钉子户而成名的著名网友,和一大批后来者了。 

Communitism

我要说美国是个社区主义国家,不是共产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甚至也不是资本主义。
这个社区,不仅仅是居住的小区。
Community,在美国最大的当属教会,然后是公司学校等等。
美国人讲奉献,很多时候都是在说为社区做贡献。 

为什么美国会形成社区主义?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有足够多样的社区存在,也使得人们对不同社区更加包容。美国人习惯多元化的社会,不像中国的中庸文化,觉得除了一条路以外都是离经叛道。
然后,美国没有户籍制度,人口流动性比中国大很多,人们搬家时的顾虑没有中国那么多。
以宪法形式规定的宗教自由也为社区主义提供了根本的保障,不会像中国有非法结社的危险。

社区主义和社会主义比起来有什么好处?
社区是你可以选择的,社会不是你可以选择的。
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基督教的社区但是你信奉伊斯兰教?搬家并不难。不搬,周末开车去参加教会活动,也挺好。 
但如果你出生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移民了。
因此,在这里,你可以容易的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社区,你并不需要热爱整个国家。
社区主义一个更直接的好处就是它很贴近生活。
为社区做贡献,可以是很小的事情。捐几本书给当地图书馆,去教会当半天义工。都是你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并不需要你冒着生命危险,放弃亲情,去做没有人做到过的事情。

因此你会发现美国人很实在,说一就是一,不浮夸,不吹牛。 
同样,他们也更自信。他们的目标很小,很容易做到。但是慢慢的,他们就走得比你更远了。

The Newsroom

我刚用Twitter的那段时间,感觉像是自己坐到了新闻终端前,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不断的在眼前跳动,重要的消息还会被不同的人RT好几遍。不知道做一个新闻实习生是不是相同的感觉。

HBO的新剧,The Newsroom,讲的就是新闻直播间的故事。
是的,美国的新闻环境和中国的不一样,剧中人物的新闻理想过于崇高。
但是就如第三、四集所展示的,即使在新闻被称作第四权的美国,仍然会出现因为收视率或集团利益导致新闻不能被自由的传播。
而剧中人物纯真的新闻理想,尤其是第三集开头的致歉,虽然有些夸张,但仔细想想,谁没有过理想,更多的人只是在生活中慢慢的把它们丢弃了。

诚然,威尔的“文明化”教育显得非常粗鲁而且自以为是。他把新闻理想当作他的教义,“文明化”就是他的传教过程。正因此,这个团队才能在受到挫折后,即使在周末,也能对重大新闻迅速反应。
第四集结尾Coldplay的Fix You响起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我使用Twitter已经5年,经历过2008年四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而现在,看到死亡数字却木然了。
新闻的物化,不可避免的改变着我。破碎的家庭,曾经鲜活的生命,变成了单纯的数字,仿佛赋值函数a=6一样。

唐,虽然很多地方是个混蛋,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经典到威尔都称赞他“真他妈是个新闻人”。
他说:一个人,是由医生宣布死亡,而不是新闻。

小丑

有一个小丑,不过这个小丑不是引人开心而是让人憎恨的,他倒是乐在其中。

本来我跟这家伙八杆子打不着,但是最近这个名字往往被朋友们咬牙切齿的提起。
我问自己,如果我碰到这样的人要怎么办?
打他?八杆子打不着的怎么去打?

我觉得我会无视他,当作世界上没有这么一个人。
小丑的生活就是吸引别人的目光,一旦失去焦点,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我不知道要怎么说这个事情,我甚至不知道要不要说这个事情:说了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当事人明确说了不要再说;事情伤心得不允许我复述一遍。
无心发的一张照片给友人带来了麻烦,目前我还不知道这个麻烦是来自于家庭、工作还是直接来自于国保。我像是做错事情的孩子一样不能得到原谅。
我不应该欠缺考虑的在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照片,我没有想到这种威胁离自己原来那么近。它总是能够找到你最软弱的地方挟持你,因为你几乎不可能与体制毫无联系。
这是一个红色恐怖的时代,政府成了最大的恐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