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room

我刚用Twitter的那段时间,感觉像是自己坐到了新闻终端前,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不断的在眼前跳动,重要的消息还会被不同的人RT好几遍。不知道做一个新闻实习生是不是相同的感觉。

HBO的新剧,The Newsroom,讲的就是新闻直播间的故事。
是的,美国的新闻环境和中国的不一样,剧中人物的新闻理想过于崇高。
但是就如第三、四集所展示的,即使在新闻被称作第四权的美国,仍然会出现因为收视率或集团利益导致新闻不能被自由的传播。
而剧中人物纯真的新闻理想,尤其是第三集开头的致歉,虽然有些夸张,但仔细想想,谁没有过理想,更多的人只是在生活中慢慢的把它们丢弃了。

诚然,威尔的“文明化”教育显得非常粗鲁而且自以为是。他把新闻理想当作他的教义,“文明化”就是他的传教过程。正因此,这个团队才能在受到挫折后,即使在周末,也能对重大新闻迅速反应。
第四集结尾Coldplay的Fix You响起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我使用Twitter已经5年,经历过2008年四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而现在,看到死亡数字却木然了。
新闻的物化,不可避免的改变着我。破碎的家庭,曾经鲜活的生命,变成了单纯的数字,仿佛赋值函数a=6一样。

唐,虽然很多地方是个混蛋,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经典到威尔都称赞他“真他妈是个新闻人”。
他说:一个人,是由医生宣布死亡,而不是新闻。

小丑

有一个小丑,不过这个小丑不是引人开心而是让人憎恨的,他倒是乐在其中。

本来我跟这家伙八杆子打不着,但是最近这个名字往往被朋友们咬牙切齿的提起。
我问自己,如果我碰到这样的人要怎么办?
打他?八杆子打不着的怎么去打?

我觉得我会无视他,当作世界上没有这么一个人。
小丑的生活就是吸引别人的目光,一旦失去焦点,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我不知道要怎么说这个事情,我甚至不知道要不要说这个事情:说了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当事人明确说了不要再说;事情伤心得不允许我复述一遍。
无心发的一张照片给友人带来了麻烦,目前我还不知道这个麻烦是来自于家庭、工作还是直接来自于国保。我像是做错事情的孩子一样不能得到原谅。
我不应该欠缺考虑的在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照片,我没有想到这种威胁离自己原来那么近。它总是能够找到你最软弱的地方挟持你,因为你几乎不可能与体制毫无联系。
这是一个红色恐怖的时代,政府成了最大的恐怖组织。

勇敢和二逼

前几天珍珠协助陈光诚逃出非法拘禁,我发文向珍珠道歉,并称赞她的坚持。
有好几个朋友意见跟我不一致,说陈光诚这事情折腾太多次,心已经累了。还有说另外一些朋友对陈光诚的自由给予了太多的赞誉,已经达到了恶心的境界。
我总结一下,对陈光诚逃出拘禁的观点有这么几种:

  1. 陈光诚的自由是他和珍珠等人不懈努力争取到的,克服了种种困难,值得称赞。
  2. 虽然珍珠以前的行为很难让人理解,但结果证明她是对的。
  3. 虽然珍珠的行为一直都很难让人理解,但这次结果至少是好的。
  4. 我看够这几个名字了,他们怎样都无所谓,不要让我再看见就好。
  5. 谁是陈光诚?

人们的政治主张会因为身份立场等因素而变得不同。不同的政治主张是个有益的东西,在民主社会中它能避免社会走向极端。
因此我告诉你虽然我的观点和某些人不同,我依然认为每个人的观点其实是没有对错可以辩论的。
但是我在这里告诉你为什么我会做这样的选择,你就当作是骗点击率好了。

以前我并不喜欢珍珠这样的人。因为我个人的观点一直是"虽然革命需要牺牲,但我不鼓励任何人为之牺牲",而珍珠这样明知自己会被毒打、会被抛弃到荒郊野外还三番两次的闯东师古,不是作秀就是精神不正常。但是结果上,正是这样不懈的尝试促成了陈光诚最后成功脱逃。因此我觉得她是伟大的。
陈光诚被非法拘禁并且屡遭殴打,这个事情在我看来毫无疑问是错的,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揭露错误的事情,即使这个过程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让我感到厌倦。我也许不RT揭露暴行的推文,我也许unfo每天都发这些推的朋友。我觉得厌倦的也只有"揭露"这个行为,不会附带着觉得陈光诚就该遭遇这样的苦难。因此,订正这样的错误,把他从困境中拯救出来,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事情。所以我为陈光诚的获救感到欣喜,这可能是出于正义感,可能是出于同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正义感"依每个人不同的道德哲学而定,并不是绝对概念。)
有些朋友对陈光诚"越狱"的超出合理范围的宣传,我把它看成是欣喜之下的失态,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原谅的。这可能还要部分"归功"于现行制度对人性的侵蚀,导致有意或无意的采用以牙还牙的宣传口径。幸运的是,纽约时报等媒体很快对越狱的细节有了更符合情理的描述。

你跟我的意见不一样?那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就像有些人看过纪录片《天安门》后说:如果我是邓小平,我可能也会派军队清理广场。
我不是在暗地里骂别人,因为我也说过这样的话。
但我不是邓小平,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跟在广场上绝食的很多人一样。
所以我仍然要说:这些二逼的学生是勇敢的。他们唯一二逼的地方在于死得太早。

自由陈光诚

今天早上传出消息说陈光诚逃离了对他的非法拘禁,已经身处安全的地方。
协助他逃离的珍珠,不久后在南京家中被捕。

关于陈光诚,维基百科已经描述得很详细了。
而珍珠(@pearlher),可能知道的人就少一些。
一个女子,几次不顾生命危险闯东师古见陈光诚,几次被带上头套暴打一顿抛弃在荒郊野外。
以前我对这种行为感到十分不解,甚至觉得这种行为可能有作秀的成分。

现在我对何蓓蓉(珍珠)道歉。
世界是由固执的人改变的。
希望珍珠没有受到虐待,希望她平安。
也希望陈光诚家人平安。

相关阅读:
陈光诚逃脱的细节见泰晤士报,这里有快照
陈光诚在安全地点向温家宝请愿的视频

博讯现在成了中国新闻界的良心。

校车在哪里

甘肃校车事故导致21名幼儿殒命时间之后不久,中国外交部网站上高调挂出新闻说中国捐赠校车给马其顿。
当时即有微博造谣,说捐赠校车是企业行为,不是国家行为。奇怪的是校车的制造厂商宇通网站上并无相关信息,也没有从那边发出新闻稿,所有的新闻源头都指向了外交部。后有记者好事打电话和宇通确认,校车是中国政府采购的。

中国政府一贯有对外援助的历史,但对国内的医疗教育却总喊没钱。
以前有人说是中国政府爱面子,我觉得这个没有抓住核心。

经济学上有个假设是Rational Economic Man 即理性经济人,这个假设很容易理解,人总是自私的,那么总是倾向于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本来用理性经济假设套在政府行为上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政府本来不应该是一个以盈利为经济目的的组织。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的政府好像是这么一个组织。
于是在一个理性经济政府的假设下,这种行为就很容易得到经济学的解释:那些受援国家在联合国有投票权,而国内的公民却没有真正的投票权。

从这种角度来看,买不买校车不是政府有没有钱、重不重视那么简单的事情。
你得有选票,才能有校车,和健康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