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し訳ありません

昨天一时冲动,发表了那样一篇日志,给大家造成了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我在此表示万分的歉意。

今天在世外高人的指点下,我已经充分意识到昨日那篇日志伤害了同学,伤害了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实在是人神共愤。而发表这样一篇日志,也充分暴露出我的思想还很幼稚,很浅薄,很愚钝,too simple,even naive。希望同学们能不拘小节,宽宏大量,将昨天那篇日志看做幻想文学而不是纪实文学,甚至作为酒足饭饱饱嗝剔牙时的笑柄。如果能这样,我就哭爹喊娘,谢天谢地,感谢CCTV,感谢ChannelV,感谢MTV了。

现在回想起来,昨天的情况仿佛是两位高僧论战,不发一言而万言已具。我偏偏不明事理,不知深浅的在台下开口议论。从张开口的那一刻,我就已经败了,与我说的内容已经没有任何的关系。

最后祝大家过一个愉快的圣诞节。

谁更空虚?

me: 星期天也在实验室?
老周: 不然叫我去哪里?
me: 这
真空虚的人啊
老周: 你不还在跟空虚的我聊天在
me: 我看你蛮可怜啊
老周: 大哥,我是看你可怜的说,我在看信,完了还有活的
me: 算了

谁更空虚?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不愿去想。

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于是几个月前才和我两个人一起闯荡了西安的老周,我曾以为很熟悉的老周,一下子离我很远很远。
应该说不仅仅是老周一个,我身边的人都在离我远去。
他们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做着我不知道的事情。
以前如果是这样,我会插嘴问问他们到底是什么。
而现在,我怀疑他们根本不屑于跟我解释,所以也不敢去问了。
是整个宇宙在膨胀,还是只有我一个远离了群体?

是,我是个异类,只有少数我这样的异类才选择了远离生物专业,白手起家。
所以我现在没必要在实验室辛勤科研,不用看艰涩的论文。
我以为我在用这段时间充实我自己,充实我的人生。
但在你们眼中我只是在虚度光阴。有时我也会这么觉得……

也许毕业后我有个不好也不坏的工作,也许这辈子我再也不可能名扬万里,光宗耀祖。
而你们会在最优秀的实验室里面开拓科学的边疆,名字出现在顶级学术杂志封面上。
我过着市井的生活,柴米油盐;你们手下有千万的研究经费,一个星期来回中美。
隔壁大妈提到我说“这个小伙子不错,我家的电脑都是他修的。”
会议主持人介绍你们的时候带着一长串耀眼的头衔。

每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
但我也会时不时幻想着加州的松鼠和阳光。

The Man From Earth

42
那是什么?
生命、宇宙与万事万物的终极解答
那么如果你的一位朋友突然说,其实他活了一万四千年呢?
他见证了气候的冷暖和地质的变迁,他曾经以猎杀驯鹿和猛犸为生,他曾经在两河流域跟汉谟拉比时期的巴比伦人混过,还曾经作为腓尼基人航行于地中海,哥伦布当过他的船长,梵高、特纳、塞尚、毕加索跟他以朋友相称,他亲耳聆听释迦牟尼的教诲,他以耶稣的名义指认《圣经》里那些他不曾说过的话······

这是一部小制作的电影,小到我都可以拍。不过是几个人在壁炉前聊天。
但是这部小制作电影在IMDb上获得了8.4分,不可思议。
是的,这部电影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可思议。
它激发了所有人的梦想:永生。

暂且不论永生是否真的幸福这样琐碎的问题。
如果给你永生的机会你不愿意去尝试一下吗?

其实我早看了这部电影,不过是在看完Déjà Vu (超时空效应)后,让我又回忆起了The Man From Earth。
Déjà Vu用了华丽的爆炸,知名的演员,却挽回不了它空洞的内涵。
整部电影无非是证明了一个人是可以从一个平行宇宙穿越到另一个平行宇宙的。
当然,女主角是很漂亮的。

非典型性宅

什么是典型的宅?
我没法用语言完整地向你解释,就像我没法描述一朵花的开放,或是一片叶的掉落。
但是有这样一部动画:《现视研》,它很生动地描绘了宅的生活。
不,它不像《电车男》那样描述一个宅男如何鼓起勇气泡MM,也不像《Welcome to NHK》那样有一个MM为宅男鼓起勇气。
它是生活,看动画,打游戏,画同人,逛秋叶原,买H-game,挤Comic Market,对日本宅们再普通不过的生活。
是,那是日本。

必须提及台湾关于“宅男”和“御宅族”两个词的区分,它们同样是来自于日语的おたく(otaku),但是感情的褒贬上有不同。在台湾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之后,“宅男”已经成了不注重外表,不善于与人交流,甚至是天天呆在家里不出门的“家里蹲”。
本文在这里无区别的使用它们。

有人告诉我中国的宅应该被给予另外一种定义,虽然相似却不同。否则中国的宅众就会很稀少。而划在宅外的那些人,你如果说他们不是宅,他们是什么?
因为日本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相互冲击,中国大陆的宅比日本的程度要轻。具体来说,由于经济拮据,中国的宅没法像日本的宅那样大量的购买手办,没有秋叶原那样的街给中国的宅去逛,也没有Comic Market给中国的宅去挤。
中国的宅普遍只能上网下载宅物,有技术的还可以创作同人和Cosplay。

相比较而言,Cosplay可能算是中国的宅所能参加的最为宅的活动了,而Cosplay又经常被误解为时尚或者另类。因此有大批不理解原著内涵的人为了错误的目的而Cosplay,所以Cosplay虽然是看上去最热闹的项目,在资深宅的眼中可能会被鄙视的一钱不值。就如最近helllee在工口堂痛骂中国的coser

说到底中国的宅是一种文化入侵的现象,因此宅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对于文化来说,也就没有精确的优劣对错。
宅只是一种选择,一种心情。

如果有时间,我想从弥母(meme)学说讨论一下宅作为次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那也许会是比较难写的一篇文章……

派克街的鱼市

玛丽·简的提纲

选择自己的态度——卖鱼的人都知道,他们每天要选择自己的态度。其中一位渔贩说:“工作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是无奈、厌倦,还是想做出成绩?如果你希望举世闻名,就要做得与众不同。”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渔贩在工作的时候充满乐趣和活力。我们怎样才能有更多的乐趣、创造更多的活力?
让别人快乐——渔贩和顾客一道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他们采用吸引顾客的方式创造活力、树立品牌。谁是我们的顾客?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吸引顾客并使他们快乐?我们相互之间又怎么得到快乐?
投入——所有渔贩都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们教会我们哪些可以让同事之间互相帮助、让顾客参与其中的方法?

我要表姐推荐我市场方面的书,她推荐我的却是这一本《鱼》,和《谁动了我的奶酪》形式很相近的一本寓言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完全没有错,我需要的也许更多是精神上的激励,而不是技术上的指导。

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不让其成为有害精神垃圾场?
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去选择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
让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快乐的工作中。

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最后所谓的劳动的权利就是这样一种工作:一种像玩一样的工作。
当我们开始抱怨生活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态度。

L’héritage de la liberté

这本书的中文名字被翻译为《自由的遗产》,如你所见,这篇日志是读书笔记。
作者是一位法国的种群遗传学家和人口学家,大体说来,和我是同行。
但是作者的视角并没有局限在生物学内部,而是扩散到人类社会文化。
这也正是我借了学校里面所有他的书的缘故。
作者在前言中推荐先看13~14章的现状,然后再从头看原因,本文也遵循此指导。

第13章 人类的特质
人类的特质是什么?人类区别于万物的东西是什么?
人类的特质,就是人类的精神,所有的感情活动,科学和文化。这些是在人类之前,宇宙所不曾有的。作为个人,既分享着这笔人类共同的财富,也做着自己的贡献。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进入到人类的特质里去”。

第14章 一种可能的结局:集体大自杀
作者讨论了当今社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现实:人口膨胀,美苏冷战,核危机。
作者把人类的军备竞赛比作癌症,因为某个不经意的错误而不断暴涨。

继续阅读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假如有一天,那些你以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改变了,或是你以为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突然变得无比艰难,你会怎么样呢?
也许是最近末日题材的故事看多了,或是哲学课程上多了,最近总是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而本文标题,就是村上春树先生的一篇小说。

在回来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也许这个世界不是连贯的。我们永远只能活在“当下”,过去啊,未来啊,全部都是些虚无缥缈无法证实的东西。记忆也好,记录也好,都可能是伪造出来的。如果下次有人威胁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你可以反驳他说其实我们从来都没有看见过明天的太阳。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今天的太阳。

如果这个世界突然畸变了,你会怎么办?惊慌失措还是坦然面对呢?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这个世界不是连续的,畸变与否根本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不连续,也就没有了因果,没有了前后,甚至没有了是非。
但人类好像是需要秩序才能活下去的动物,否则就会觉得荒诞,也许还会精神失常。
那么,是否在世界发生畸变时,人类的大脑为了生存,也有可能创造出欺骗自身的记忆呢?
没有人可以证实或证伪,如果有个人跳出来给你答案,你可以断定他是个骗子。
我们所能相信的,只有自身而已。

迷糊了吗?觉得我发疯了吗?
那么具体一点,你有没有突然间觉得某个熟人很陌生的感觉?有没有因为自己的信念受到挑战而迷茫难过?或者想象一下突然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的感觉?
这个世界其实很脆弱,一瞬间就可以崩坏。

我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文字很可疑……明明不是这样的感觉啊。
有谁能够体会我文字背后的感情呢?
PS:谁能告诉我小说中男主角为什么最后不愿和影子一起离开?难道是爱上了图书管理员?

Re: 我们从未恋爱过

那天在网上正好碰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老师,就请他看了一下文章,于是有了下面这一篇回信。 

什么是爱?从现有的认识论其实不能得到这个解答。因为认识是一个粗暴的把非我转换成我的过程,或者说是用我来强迫非我。其结果就是,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非我,而只是使用我来进行近似或者说是模拟。这句话说得好。许多哲学家,如康德,也认为,我们并不能真正认识非我(物自身),我们的认识都是我们主观形式遇上物自身后的变形,我们只可以认识这个。然而,问题在于,有没有不强迫的认识。如果有,如何可能;如果没有,这就是我们的困境了:认识会不会造成类似于生态灾难之类的东西? 更严重的是,爱其实是包容,是对非我的容忍,而不是粗暴的理解。因此爱本身是不可被认识的。你需要区分:爱的活动、施爱者、被爱者、爱本身。就目前来看,你得不到这个结论。就像博爱者,如何对待反对博爱的人?如果你对他博爱,你违反了他的意志。如果你不对他博爱,你又如何是博爱者.所以,需要明确,什么是博爱?有没有高阶的博爱。

因此,在爱这里,双方的启发式谈话代替了认识。为什么会有这个”因此”呢?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单相思都不是爱,因为它没有交流的对象。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对象,那么可能是在单相思者脑海中那个会不断暗示并且有所回应的幻想,或者是爱本身。什么是爱本身?但是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一般我们把它叫做意淫。 如果作为认识的爱、理解的爱不可能,那么,是不是现有的爱全是爱自己?从而是意淫?对比一下:马克思说,在阶级社会里,一切婚姻都是卖淫,是对卖淫的批发。
如果我们承认爱是存在的实体,那么我们必须讨论爱的能动性和独立性。这个条件句我没有明白。因为所有的实在都是不依赖它物的存在。因此,所有另有所图的爱,都不是纯粹的独立的爱,那些迷恋钱财、地位、身材、容貌、性的人都不是追求的独立的实体,那些爱都是依附于它物而存在。 我爱一个人,爱的是爱的实体,还是爱她?那么所谓的纯粹的爱到底是什么?既然理性无法认识,我们也无法对爱给出一个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解释。因为只有理性是自明的,是普遍的。相对的,感性是有个性的,是终结的,因此无法用语言正确表达。
如果我们承认爱不是实体而是虚幻,那么好了,其实爱就根本没有存在过嘛…… 为什么连虚幻的爱都不存在呢?比如,爱做梦。

所以我们从未恋爱过……

很有意思,尚需努力。更仔细地想,准确地表达你在哲学上的感觉。

我觉得老师比我更有意思
我得考虑怎么回答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