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将太平洋出让给中国

当华盛顿的注意力在别处的时候,北京做了一个长期的规划 —— 这意味着准备战争。

作者:Mark Helprin
2019年3月3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45
翻译自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u-s-is-ceding-the-pacific-to-china-11551649516

The U.S. Is Ceding the Pacific to China

对付中国,以及朝鲜这个不听话的附庸,不应试图削弱它,这只会失败而且激怒对方。而是要关注美国日益减少的力量。与目光短浅的美国不同,中国有更长期的规划,其主要目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更有利的力量组合,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军事力量。

作为一个独裁政权,尽管经济正在衰退,它仍可继续军事发展和扩张。随着大数据和数个法令的出台,习近平严厉的加强了党对不可避免的财富分化的控制。如果美国不松口,或者拒接接受虚假或虚与委蛇的保证,贸易战会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不利影响。

经过这些短期的斡旋,中国已看到美国不善于巩固其基础优势,并且把美国视作某些必要方面无法满足的衰落国家。它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美国在计算机,电子,研究和资本方面领先世界时,我们未能实现自动化。为了更便宜的工资,通过离岸外包的便宜方法,我们放任制造基地萎缩。而现在,美国躲在安全的关税壁垒后面,而不是直接与之竞争,让中国看到了美国的弱势。

Continue reading “美国正在将太平洋出让给中国”

探访非洲猪瘟最大爆发地 黑龙江明水猪场缘何沦陷

中方管理差非要扯文化差异,那就不能怪人家给中国人贴标签。

于康震把亚欧牧业养猪场称为“三乱猪场”——管理乱、经营乱、防疫乱。他气愤地说:“要不调查的话你简直不敢相信,一个投资7亿多元、第一期的养殖规模7.3万头的一个大型中外合资的养猪场,能够是这个样子!”

于康震指出,外方的管理人员和中方技术人员对管理方式互不认同,难以达成统一思想,技术人员建议的免疫饲养管理等方案,常常得不到外方的认可,“我们查看了监控录像,经常看到他们在吵架”;其次,作为一个拥有7.3万余头生猪的养殖企业,只配了一名驻厂兽医,而一名驻场兽医还是在发病以后,在11月1日刚刚入职的,“一看不行了赶快招聘了一个”,场内的车辆管理也管控不严,隔离制度形同虚设;三是各项防疫制度不健全,免疫操作经常存在一针免疫一舍或者一圈的情况,“不是这一次,以前也这么干”,场内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在没有验收的情况下就投入使用,故意逃避检疫和监管,整个防疫管理混乱不堪。

但多名受访的亚欧牧业人士对“三乱猪场”的评价并不认同,强调亚欧牧业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一般企业都达不到”,黑龙江也找不到几家,亚欧牧业在南区北区各设立一个车辆洗消中心,而中国80%的猪场没有建设洗消中心的能力。“我们体现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的建设成本高达两三亿元,依然失守。生物安全级别比亚欧更高的江苏一家大型种猪场不也沦陷于非洲猪瘟了吗?”一位中方公司人员反问道,“我们傻呀,自己的猪场不想好好经营?这么大损失,哪个猪场不在拼命地防?哪个国家最初可以防住?面对从未经历过的非洲猪瘟,每一个人都是新手。”

他认为,中外两方沟通不畅导致管理出现问题,与场内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可能有些关系,但没有直接关系”。他表示,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是事实,但很难说谁应该为这场非洲猪瘟负更多责任。

Source: 封面报道|探访非洲猪瘟最大爆发地 黑龙江明水猪场缘何沦陷_财新周刊频道_财新网

特朗普称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保留对华关税

我觉得川普现在讲这个话只是给中国压力以继续谈判而已。

在美中准备进行新一轮面对面磋商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称,即便双方达成协议之后,美国料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

特朗普在离开华盛顿前往俄亥俄州时对记者表示:“如果我们和中国达成协议,我们必须确保中国遵守协议。”美国政府官员已谈论过,在中国显示出其履行了部分协议承诺的前提下分阶段取消对华关税,而如果中国日后违约,美国会重启关税措施。

在持续进行的谈判中,取消关税的具体安排是其中一个议题,其他议题包括协议的执行、技术转让、跨境数据流动等等。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财政部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计划下周飞赴北京,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举行会谈。双方希望在4月底之前达成一项协议。

Source: 特朗普称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保留对华关税 – 华尔街日报

美中下周将展开新一轮贸易磋商

听起来并不比二月底有更多进展,不过好歹还在谈。
但是,贸易只是目前中美摩擦的一部分。

特朗普上周誓言,他不会签署一个无法令他满意的协议。但据知情人士称,特朗普在私下一直催促莱特希泽达成协议。

这些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曾在3月12日的会议上问莱特希泽:“你什么时候能达成协议?”莱特希泽回答称:“两到三周。”当天早些时候,莱特希泽对参议院金融委员会表示:“我们希望再过几周就能达成协议。”

(略)

中美两国谈判代表仍在努力解决一个棘手问题:如何确保中国履行关于减轻在华经营美国企业负担的承诺。

莱特希泽在国会作证时概述了一些关键条款,其中一条是双方将从较低级别官员开始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磋商。如果这些官员没有解决问题,莱特希泽和刘鹤就会参与谈判。莱特希泽已表示,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可能会加征关税。

但莱特希泽没有公开讨论美国的另一项要务,那就是如果中国违反贸易协议而引发美国的关税制裁,中国同意不就此进行报复,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如此。中国还没有答应这个要求。

另一重大事项是双方将以何种节奏取消目前已在实施的关税措施。美方希望在中方的努力到了一定阶段后才会逐步取消,中方则希望关税马上取消。

美方谈判代表将这些关税措施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去年9月生效的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的10%关税,当时美国的目的是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美方更愿意取消这类关税,或者至少是其中一部分。

但他们希望维持去年7月和8月分两阶段实施的关税,即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的25%关税。这部分关税是补偿美国的损失,即白宫认为中国强迫技术转让而给美国企业造成的损失。

熟悉谈判情况的知情人士称,美方还要求中国放宽对跨境数据流的限制。谈判事项包括允许美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云计算中心,在中国市场营销其服务,而不是仅限于让美国企业授权中资企业使用他们的技术。相关人士表示,这些事项的谈判进展缓慢。

Source: 美中下周将展开新一轮贸易磋商 – 华尔街日报

内部评估认为美国海军及其业界伙伴正遭受“网络围攻”

很快的,中美的争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了。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了上周提交给了海军部长Richard Spencer的这份评估报告。报告称,海军的一个分支受到海外敌对势力不间断的网络攻击,这些攻击的规模和复杂性使之难以应对。

这份报告是根据大量研究和对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的访谈汇编而成的,报告口吻急迫,是对美军网络安全难题所作的一次罕见的未经过滤的披露。

在谈到美国海军如何应对承包商和分包商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时,这份长达57页的报告使用了特别严厉的措辞,指责海军官员未能预料到敌对势力将攻击国防产业基地,并且未能将这些网络威胁充分告知合作伙伴。报告还承认,海军缺乏对破坏程度的充分了解。

评估报告指出:“多年来,全球竞争对手和敌对势力已经把这些重要的承包商系统当做攻击对象,破坏了系统却没有受到惩罚。这些企业,不论与海军的关系如何,都遭到了网络攻击。”

美国海军未就评估报告置评,这份报告还未公开发布。

中国官员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但此前已否认参与网络攻击。

这份评估报告非常直白地提出了来自中国的威胁,认为中国针对美国军方、美军供应商和一般私营部门的网络间谍活动已转变了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实力格局。

报告指出,中国“从黑客活动中获取了无法估量的短期和长期军事优势,因此改变了全球实力格局。”

Source: 内部评估认为美国海军及其业界伙伴正遭受“网络围攻” – 华尔街日报

欧盟对华态度大转弯,着手对抗中国强势姿态

这阵风是从哪边吹来的呢?
大概是大西洋吧。

欧盟周二着手调整与中国的关系,承诺针对中国在全球展现出的强势姿态以及由此加剧的贸易、经济增长和安全威胁做出回应。

仅仅两年前,在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后,中国还被欧盟视作维护全球规则和体系的一个潜在合作伙伴。如今,欧盟委员会态度急转,称在经济上,中国是5G网络发展等关键领域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则是一个全面对手。

欧盟委员会是在一份战略报告中作出上述论断的,此举意味着欧盟对华策略更接近美国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对手的评价。该报告可能引发欧盟内部中国盟友的不安。在特朗普治下,美中关系已因贸易战、朝鲜问题引发的紧张局势以及中国在亚太地区的雄心陷入动荡。

欧盟官员称,考虑到中国没有开放市场,政府利用补贴培育龙头企业,在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中国称南海)采取一系列行动,且大力打造中国在科技和电信行业的主导地位等一系列因素,欧洲对华态度发生了改变。

这份文件称:“欧洲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之间的平衡已经发生变化。”

Source: 欧盟对华态度大转弯,着手对抗中国强势姿态 – 华尔街日报

美中贸易谈判面临新障碍

听起来,双方的分歧并没有缩小。

另外,越南河内的会谈,到底是谁中断的?

知情人士称,一周前,双方似乎接近达成协议草案。但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 Un)的会谈失败令中国领导人感到意外。

这些知情人士称,特朗普中断会谈并走人的决定令人担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晚些时候在海湖庄园(Mar-a-Lago)与特朗普举行潜在峰会时,可能会面临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局面。

知情人士称,中方希望峰会更像是一个签署仪式,而不是可能破裂的最后谈判。

(略)

双方一直通过视频会议进行谈判,包括上周四和周五的会议。Willems表示,目前还没有派遣美国谈判代表前往北京的计划。

作为潜在协议的一部分,中国已提出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向美国企业进一步放开金融服务和汽车等领域,以及更好地保护美国知识产权。

在美国看来,中国以往存在执行协议不力的问题,所以呼吁制定一个执行机制,确保中国履行承诺。根据正在讨论的计划,如果出现争议,应由两国官员共同开会加以裁定。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已表示,如果双方没有在这些会议上达成一致,美国将加征关税。

美国官员希望,当美方采取这类行动时,中方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不要实施报复。对北京方面来说,这将是一个很大的让步,中国领导人担心,国内舆论会指责他们接受“不平等条约”,就像西方列强在19世纪强加给中国的那种。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说,任何实施机制都必须是公平的、平等的、双向的。

Source: 美中贸易谈判面临新障碍 – 华尔街日报

美国驻华大使:中美贸易协议不会很快达成

加上今天公布的2月进出口数据,市场怎么可能不恐慌。

政策市最终也要回归基本面,共产党不是总能心想事成。

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周五称,中美还未确定旨在解决两国贸易冲突而召开的峰会的时间,因为双方都未感觉协议即将达成。

布兰斯塔德在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间举行会晤的时间尚未敲定。他还称,与这一会晤相关的准备工作也还未展开。

布兰斯塔德表示,在安排峰会事宜之前,谈判人员需要进一步缩小双方的立场分歧,其中包括对潜在协议的执行问题。

布兰斯塔德称:“双方均同意,必须有重大进展,亦即感觉立场非常接近,然后才召开峰会。”“我们尚未达到这个程度,但是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相比,我们的立场已经更接近了。”

过去几周,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贸易谈判团队一直试图达成一项贸易协议,以便双方领导人在可能举行的峰会上签署。谈判已经取得进展,双方曾一度讨论在本月召开峰会,可能是3月27日前后在佛罗里达召开,即习近平结束对意大利和法国的访问之后。

Source: 美国驻华大使:中美贸易协议不会很快达成 – 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