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中国狂热股市应从美股市借鉴经验

原文来自VOA News,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把它转过来方便阅读。

今天的对比新闻,我们要对比介绍中国股市和美国1920年代的股市。

首先看看中国的股市。据中国大陆的网络媒体说,中国股市“火”的程度,从一句问候语的改变可以看出来。 现在,很多中国人互相打招呼的时候,不再说那句有名的‘吃了没有?’而是问‘你今天买股票了吗?今天买基金了吗?’ 在朋友聚会的场合,股票是饭桌上谈论最多的话题。

中国媒体不断报道因为炒股而一夜暴富的故事,为全民炒股的热潮推波助澜。中国一家著名的论坛网站这样介绍中国的炒股热潮,“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买房子的钱、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孩子出国留学的费用……全都可以轻轻松松地从股市上获取。”

中国股市在短短2年时间内已上涨了近5倍,前不久还一再创历史新高。很多股民们都怀有一种普遍的心态,中国将在2008年8月8号晚上8点准时举办奥运开幕式。中国积弱百年,曾经被称作东亚病夫,这次举办所谓“百年奥运“,事关大国崛起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中国政府绝对不可能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前,让股市崩盘。

很多中国股民都知道,中国的股票市场,不是地地道道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个特色就是“稳定高于一切”。他们相信,国家决不会让中国股市在北京奥运之前崩盘。国家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政治需要一定会干预股市。鉴于这一信念,很多中国小股民不顾中外专家的一再警告,把房子卖掉,把存款提出来,前赴后继,争先恐后,唯恐入市晚了,错过了这个百年不遇的赚钱良机,从而使中国的股市成为世界上散户最多的股票市场。

据华尔街日报估计,现在中国有5000万股民,到2008年前,中国股民账户数字可能突破1.5亿,股民数可望达到6000万左右。中国股市上的散户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炒股大军。

中国的狂热的股市存在泡沫吗?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中国股民、经济专家、外国的金融分析师,似乎观点都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有泡沫的存在。那么,如果存在,泡沫会不会破裂?答案是:会。什么时候破裂?

继续阅读

Shanghai Kiss

Shanghai Kiss

如果你觉得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就是刚满18岁的Hayden Panettiere(海报右边那位),那你就错了,不过幸好,错的还不算严重。

当然,我们的Claire聪明漂亮身材又好,而且89年8月出生的她也足够年轻。
我必须承认我是因为她才看这部电影,但她的出场时间并不长。

这部电影的剧情很好的弥补了我的期待。
不,不,我不是指还有几个不错的MM也有出场。
相信我,我没有你想得那么肤浅。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一个美籍华人寻找自己生活的故事。

他出生在美国,所以有着美国国籍,但是他拿着父亲给的钱花天酒地,却找不到工作。(我现在也是找不到工作,不过我偶尔也希望我能那样dandy。)然后遇到了女主角,两个人每天过得开开心心。不是这样子的,因为女主角还没有成年,所以男主角也很苦恼。
男主角的奶奶死后把她在上海的住房留给了他,所以他第一次去中国。
但不久他就放弃了原本卖掉房子的计划,准备住在上海。因为他觉得这才是根。
但是在被黑帮威胁以后,他又回到了洛杉矶,因为女二号说他是个美国人。

我不想在这里透露太多剧情。
男主角的几次反复无疑是剧情的最大看点:美国人看不起他,中国人不要他。
有几点很值得注意,男主角一直希望能进演艺圈,离开美国的时候却说没有亚洲人能上电视。
他在上海绝望的到处借电话的时候,因为说的一口英语而没有人理他。
他回到美国去找女主角的时候,女主角对她爸说是Chinese,而她爸就自然而然地认为是饭店送外卖的。男主角也完全没有辩护。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失败的一点:为什么是一个Good Ending。而且IMDb上的分类为Comedy。
笑点虽然有很多,但是在文化冲突这样一个主题下,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大部分都很悲哀。

当然,更多的人会把它当作一部爱情喜剧来看。
那也无可厚非。
也许是我这些天的悲惨经历影响了我的审美观点。

中国成立国家预备腐败局

中国近日成立国家预备腐败局。新上任的监察部部长马馼前天被任命兼任国家预备腐败局首任局长,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兼任国家预备腐败局副局长。

中国成立这个机构是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规定的义务,中国需要加入该公约以要求其他公约国家遣返在逃贪官然后收回其非法所得以中饱私囊,或者以贪污为名要求遣返异见人士,顺便向国际社会表示我们假惺惺的与贪污腐败坚决斗争的决心。

新闻来源:中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

中国, GCD, 腐败

世界末日是什么样子

我想我大概看不到那一天,所以只能用别的方法来推测。
最近玩的一个网游关闭了内测,几天后新开的公测将会删除所有人物。
这不就是一个世界末日吗?

可惜我根本不知道,等到我打开游戏的时候,已经提示登录失败了。
但是论坛里面有人描述了这个盛况。
高级用户把箱子里面的物品全部丢到了地面。
一个新手也可以捡到超级豪华的东西,即使拿到商店都可以卖到好价钱。
在世界末日,所有人都平等了。

不过我想,世界末日的时候,是不会有那样一个正襟危坐的NPC收购你的装备的。

不搜不知道,原来这个游戏在国内叫做光之国度
而我,玩的是美服

后来美服也有了一批中国人,在公众聊天频道不停用中文喊着一起去打国王任务。
我凑过一次热闹,结果一群人竟然全灭。
然后法师怪祭司,祭司怪战士……
国骂满天飞,正巧也不会被屏蔽。
我以为有勇气去玩全英文的游戏,至少人品会高一点。
看来完全没有关联啊。

Underground

本文翻译自 Daily Kos: Underground 

在这个时刻,援救仍在挣扎着接近被困的矿工,172位矿工。(译注:两个矿井加起来有181人。)

中国救援队正在寻找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的172位矿工,国家媒体报道。
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工人们只有一丝存活的机会。

即使这些人获救了,也不是任何值得庆祝的事情,那也不过是中国系列煤矿事故的一个例外。去年,中国有4000多矿工死于事故。前年也是,大前年也是。

尽管法律已有规定,煤矿安全在中国其实贻笑大方。煤矿勘探得很糟糕,也许他们根本没有勘探过,采矿也几乎没有计划。矿井上面是一层薄薄的顶壁,所以容易塌方和漏水。采矿也是使用老式的爆炸方法,往往使用土制炸药。没有东西支撑顶部,经常没有通风。基本靠贿赂通过检查。

这是中国的奇迹吗?他们这样搞竟然没有死亡更多的人。

中国如此巨大的损失丝毫没有减轻我们对仍然困在Crandall峡谷煤矿的六位矿工,以及因为救援他们而死去的三位人员的家庭的悲伤。但是,相似事故的规模迥异,显示出由安全机构管理下的煤矿工业,与仅仅由市场的贪婪所推动的煤矿工业的巨大差别。

(以下是作者介绍美国煤矿的情况,这里不继续翻译了。)

和菜头,你把那个文章发了两遍……

Re: Re: 徐新贤

没想到还要接着恶搞。
不过说实在的,那个管理员也蛮无奈的。

原文来源:http://www.hzxx114.com/news_view.asp?id=654

     欢迎广大读者登陆我们杭州信息网( www.hzxx114.com  或 通用网址: 杭州信息网 )
    近日来,有读者在本网站留言一些过激言论,内容主要涉及到杭州清凉峰镇徐新贤个人的.在此,我们还是要求广大读者,一定要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拥护党的领导.该事件的发生纯属偶然,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作任何评论.
    我们是杭州信息网,我们必须维护杭州美好的形象.杭州和全国各地一样,近年来发展很快.在1988时,杭州工人的平均月工资还只有50–60元,现在已经提高到了8000–12000元/月.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0000元.杭州的房价虽然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一万多元,但是老百姓照样排队抢购,说明老百姓手中有钱了,生活富裕了.杭州城市发展了.成就是主流,发展是硬道理.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八年浴血抗战和四年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我们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徐新贤作为农村的一个基层干部,由于平时没有加强学习,也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作风上不是很检点,偶尔出了一点偏差,那是他个人的事,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即没有影响工作不算刑事犯罪,根本没有必要去作太多的议论.

Re: 删除日志通知

Shizhao的文章又被删除了,我在这里尽一己之力,继续传播这篇寻人启事。

黑窑事件已经告一段落,许多人似乎已经快要忘却。但是仍然有人在关注这个事件中那些被奴役的窑工们的命运。然而,惊骇的发现,这些人再度失踪,下落不明。

寻找后黑窑事件中的窑工

以下是我收到的寻人启示:

致师友
各位师友,
抱歉打扰。我是钭江明(大豆)。南方都市报编辑委员会委员,总编助理,南都报系北京事业部主任,华语电影/音乐传媒大奖发起人兼总策划。如此介绍我自己并不是我一贯的风格,我只是为了增加您对我的信任,没有其他任何目的。以下内容跟我上述工作身份没有任何关系。我以一个普通网友的身份发出这封信。
此信是请求各位师友在个人博客或网站转贴一份特殊的寻人启事,”寻找再度失踪的窑工”。(详情参见<http://blog.sina.com.cn/lansidai>或<http://i.amv.blog.163.com/>或<http://www.bullog.cn/blogs/lansidai/>,内容基本相同)。
我以网友iamv的个人名义发起这个活动。(再次强调,这个活动与我在信头介绍自己的工作及身份毫无关系。)我寄希望于每个个体对这份寻人启事的转载与张贴,呼吁公众对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再度重视,寻找在政府打击山西黑窑行动之后获救又再度失踪的窑奴。截止目前,两份寻人启事已发出。新的失踪者还在继续确认中,一旦确认,会继续发出新的寻人启事。

Continue reading “Re: 删除日志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