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用系统(三)

在正文之前必然有废话。
song说我在灌输不是在讨论,如果你读了The Meme Machine就会知道,Blog作为一个Meme聚合体,在本质上就是要寻求自身的复制。说简单一点,写Blog本质就是布道。况且我又不是没开评论。
说我《网络信用系统》幼稚,对这点我完全的接受,我在(一)里面就说过,这篇文章本来就是初学者入门级的文章,你觉得幼稚,你可以反馈给我一些更深刻的内容啊。一方面说我在布道,另一方面又不肯参与,好像是我没给你机会?

和菜头最近提到在网络上甄别信息真假的难度空前提高,我仍然认为这篇文章有必要继续下去。
有意见和建议,可以在评论中提出来。
觉得实在臭不可闻,也可以退订。

三、信用系统模型

有了前文的基础,这个模型的建立非常简单。
每个新闻源都有自己的信用度,每个新闻也有对应的信用阈值。
对于某个事件来说,将所有发表了该新闻的新闻源的信用度相加,如果超过了该新闻所需的信用阈值,则该新闻判别为真。这是一个数学化的表达方法,换作日常的表达,四个字:三人成虎。
唉,三人成虎不是这么用的吧?
所以这个模型当然有修正的地方。

根据新闻源的分类,二手新闻源相互转载是不会重复累计信用度的。甚至可以说,二手新闻源自身是没有信用度的,它的信用度完全来自于它所转载的一手新闻源。
但另一方面,二手新闻源又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个良好的二手新闻源,其实已经对一手新闻进行了甄别。而且毫不夸张的说,这种甄别相当的耗费时间。(保守的说,我每天都会花掉3个小时阅读各种新闻,然后评论和共享之。)

每个新闻也有不同的信用阈值,这点不可忽略。
举例来说,贵州瓮安市民放火烧了警察局,和深圳市民放火烧了警察局,这两条消息,需要的信用度是不一样的。我不是说深圳市民就比瓮安的要文明,我的意思是,大城市的警察比小地方的密度高,想要烧掉警察局,那还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四、信用度的建立和传递

依靠什么来判断一个新闻源是否值得信赖?这个问题和Google判别垃圾网页有着相似的地方。
传统来说,判断一个新闻源的信用度,只要从这个新闻源已经发表而且被证实为真的新闻数量/比例来看就对了。这样做显然有些麻烦,你必须回头去找每一个新闻源的历史存档,看看他们报道过什么。而且还得警惕他们可能作弊删除或修改以前的稿件。
因此有一个变通的办法,假设你已经确定一个高信用度的二手新闻源,可能是你的朋友,可能是某份网络杂志如草莓周刊。那么这个新闻源经常引用的前一个新闻源也是可信的。是不是像PageRank或是人际关系的传递呢?
依据这个传递的原则,你可以找到大量的可信新闻源,多到你信息过载。
由此可以看到,retweet在twitter的意义。

天龙八部操

今天在移动的网站看到这个东西

天龙八部操

看到那个闪着”new”的红色天龙八部操没有?
链接是一个压缩的视频,我第一反应是移动被黑了?
结果下载以后才发现是一个巨雷的东西。
推荐你们去土豆看就好了,免得伤了硬盘。

选举

Obama Victory Speech

我猜谢长廷会胜结果马英九胜了。
我猜麦肯恩会胜结果奥巴马胜了。

一对比,我发现这两次选举多么的相似。
前任政府因为经济不振受到质疑,因此改由另一党执政。
被选举出的领导人被认为是没有经验和书生气的,他们比另一党候选人承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们都以“变化”作为重要的主题,他们都承诺他们会照顾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不过马英九上台后,台湾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不要说“马上就会好”了,甚至有越来越惨的趋势。
奥巴马呢?我总是很怀疑这个说了一堆很好听的话的黑男人,能不能兑现他所有的诺言,能不能让美国人民满意。

管他呢,我先下载奥巴马获胜感言的高清看了再说……

Badges for you

为感谢本站的读者一直以来对该Blogger的支持,现由本人亲自(没钱请设计师)设计徽章一枚,准备在08年中文网志年会上发放。

徽章的效果图

2008-11-04-221542

已经预订十来枚,准备送给忠诚读者。
如果你以前在本站留过言(五毛去死),或是在IM上和我说过话,或是在Twitter上和我唠过嗑。
恭喜你,如果你想要这个徽章,赶紧在这儿占个座。
虽然我不一定会按沙发板凳地板的顺序来发的说……

而本人,则是会戴上下面这个徽章,不要认错人。

2008-11-04-221507

网络信用系统(二)

我知道把一个文章分成多篇很不讨人喜欢,但是我没时间一次写完。

二、信用模型的元素

新闻源可以分为两类:自主提供新闻来源的一手新闻,和参考其他一手新闻来源的二手新闻。
而新闻的内容又分为两部分:新闻事件本身,和附加在新闻中的媒体的主观态度。

经过这样划分以后,很明显,一手新闻源基本上都是传统媒体,只有少量的Blogger(如Zuola)作为职业的公民记者可以算一手新闻源。其他大部分Blogger,作为草根媒体,都是转述和引用各种一手新闻源的消息,综合之后成为二手新闻源。

对于网络信用系统的模型来说,对于二手新闻源的主观态度其实是不看重的。虽然作者的态度会影响到你看文章的心情,但因为二手新闻源作为远处的第三者,无论态度如何,对于事实本身没有任何重要影响。
然而一手新闻源的主观态度就很关键,因为无论是文字新闻还是视频新闻,都难以100%再现整个事件,因此,作为近处观察的第二者,其主观态度影响到他的能见范围,通俗来说就是他注重什么和忽视什么,甚至,严重的说,给他了隐瞒关键事实的动机。

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毫无疑问在哪一种新闻源都是重要的,这个世界上存在喜欢造谣的无良媒体,传统媒体和草根媒体都有。
草根的性质本来是与造谣无关的,但是五毛党的出现严重的改变了这种局面。不得不说,五毛党作为新时期的游击队队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还是产生了相当明显的效果。

至于可信度以及信用阈值这种单纯从字面都能理解的概念,就直接放到下一节去解释。

网络信用系统(一)

我在《信息控制三部论》里,描述过新闻/信息是如何被操纵和扭曲。既然有矛,就应该会有盾,否则我只是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悲观的未来。
在这篇文章里,我会试图总结一些关于网络信用的基本原则,其中有不少看起来都是相当浅显的废话,因为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已经不是一般的网民。

一、基础工作/前言/无论你叫它什么都好

你一定得知道GFW以及对抗技术,至少能有可用的代理,不管那是Tor、无界、自由门、或是你花钱买来的VPN。你得保证GFW叫你看不到的东西,你都可以想办法看到。因为那边的真相比较多一些。如果你身在某个资本主义国家,就当我这条没说。

你要知道RSS是什么东西,并且开始使用一个RSS阅读器(推荐Google Reader,要用https版),因为大多数新闻源都会提供RSS订阅,不论是全文或是摘要。(不要跟我提新浪、163!)订阅了RSS之后,你可以确保第一时间看到新的消息。

尝试一些社会化网络,虽然天涯、凯迪也是不错的论坛,但是受到国内拘束,很多问题没法讨论。你应该去尝试一下TwitterFriendFeed等,有很多网友会及时的同朋友分享最新的消息。举个例子来说,今年512地震,Twitter上一群网友最先找出震中和强度。

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任何情绪冲昏理智。情绪化往往是被欺骗的开始,对一切事物都保持适度的怀疑是比较精明的做法,不论这个消息符合或是违背你的固有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