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近距离看美国(02)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天赋人权,这个词谁都听过,但是你是否意识到它内在的含义?
当一个国家的宪法,声称它赋予人民种种权利——我们暂且不论人民是否真的享有——的时候,你就应该警觉:这些权利是人生来享有的,宪法只不过是保护它们不受侵犯而已。

美国的言论自由非常独特,它甚至直接支撑了新闻界崛起为能和行政、立法、司法对抗的另一极。
美国也有诽谤罪,但在言论自由的保护下,政府、公务员、公众人物等只有在能够证明被告怀有“真实恶意”的情况下才可能定罪,而且要求的赔偿不能超过诽谤所带来的损失。在这样严格的规定下,几乎不会有政府官员或是公众人物愿意费劲去打一场诽谤的官司。当然,更不会因为说了不好听的话而跨市追捕。

第一修正案不仅仅保障“正确”的言论,也保障“错误”的言论。
1977年美国国家社会党诉斯科基镇案中,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成功帮美国国家社会党—— 一个新纳粹组织——争取到了和平游行的正当权利,尽管纳粹在二战中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因此——我必须提到——保障言论自由并不是毫无代价的。
你在自家后院烧落叶有可能违法,但在市政府门口烧国旗却一定不违法。因为烧国旗是一种表达的权利,为了保障这种权利,环境保护可以被牺牲。
更为严重的是,你在美国几乎可以合法的建立类似基地的组织,你甚至可以宣称美国政府某日将会侵占你们所有的财产,因此你们必须全副武装进行抵抗。

但是这些代价,和一个不受监管和约束的政府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

about:amoiist

i have been arrested by Mawei police, SOS
Pls help me, I grasp the phone during police sleep

清晨看见这两条tweet,心里有说不出的沉重。
和amoiist认识的比较早了,你们也许不知道,写给泡茶的叔叔一文中提到的那个朋友,正是amoiist。

amoiist在厦门工作,从构词法来说,amoiist正是“厦门人”的意思。
amoiist本名郭宝锋,出生于福建农村,在南开生科院读完本科以后到厦门的一个翻译公司就职。
amoiist在大学期间,很喜欢听平客的节目。
amoiist为了保持农村户口,并没有将户口迁至南开,但后来听说即使这样回去也不再是农村户口了。
amoiist买了一个ipod touch,在卓越上买的,后来经常感叹厦门的免费wifi真多。
amoiist喜欢当地市场一个卖瓜的维族女子。
amoiist带我在年会上认识了很多朋友,我笑着说他若是倒戈国安,中国民主的力量要被他供出一大半。
amoiist跟我一起喝过酒,吃过饭,年会结束的聚餐时,是我向全桌介绍的他。
amoiist用的是黑莓的手机,戴尔的笔记本。
amoiist签署了零八宪章。
amoiist曾被哈尔滨6+1事件的谣言迷惑。
amoiist邀请我加入大量的豆瓣小组,没有一个不被关闭的。
amoiist是个帅哥,他自己这么说,我觉得也没错,只是矮了点。
amoiist曾说他QQ群上有大量MM追随,但其实他是一个光棍。

amoiist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追求真实、公平、正义的,男青年。
因为传播真相而被捕,你不会孤独。

新疆

新疆的事情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去评论。

我并不清楚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历史矛盾,不清楚新疆的过去和现在,不知道有个建设兵团军政合一而且还是副省级编制。
我更无法想像到,广东韶了5个女工的死亡,如何引发乌鲁木齐的150多人死亡。这事件简直就是蝴蝶效应的最佳诠释。显然,维吾尔族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事件,更详细的历史我却并不熟悉。

这一切都似乎可以归咎于中国失败的民族政策,表面上看来是倾向于少数民族那边,其实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少数民族的打压相当严重。关于这点,我觉得并不需要再举例说明。

但事情糟糕的是,原本只是民族问题,却被中央故意说成是境外敌对分子煽动的分裂行为。
中央最近经常杀鸡儆猴,不过这次会不会弄巧成拙?

双赢

工信部说绿坝推迟强制安装的消息,一下子在网上炸开了锅。
网上纷纷议论说绿坝事件终于告一段落。
在此,我唯恐天下不乱的对绿坝事件做一个最恶意的猜测。

绿坝原本就是为了四千万打出的幌子。花季护航事小,骗四千万事大,尤其还是在这种经济紧张,软件公司难以为继的日子。
所以绿坝才会功能不完全,有许多重大漏洞,甚至出现万能密码。
既然是骗四千万,自然就不可能下大功夫去开发,否则怎么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更何况,绿坝这个事情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
所以工信部也只说是推迟,没准哪天又重开。
既然是推迟,四千万的开发费用肯定是要不回来了。
但是,达摩克利斯剑——这是我最近第二次提到它——永远都会高悬着,为未来某天强制安装绿坝类似软件留下程序上的正当性。

网民很高兴,觉得自己的民意得到了尊重,政府权威受到了挑战。
不论是周正龙、杨佳、邓玉娇、石首……种种事件,从结果来看是接受了一部分民意,但是从程序上来看却是与公平正义背道而驰。

用我评论Google被封事件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这次的双赢场面,就是:
事件完结,皆大欢喜,洗澡睡觉。

读书笔记:近距离看美国(01)

美国和中国有着相似大小的国土,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国民组成。
移民造就了美国的辉煌,同时,也造成了美国很多奇怪的现象。
这些现象,在中国这样的传统国家是很难想像和理解的。

以华人社群为例,就时常产生是否学习中文,是否关系到爱国,是爱美国还是爱中国的问题。
至于说不同社群间的矛盾,就复杂到可以请联合国出面的地步了。
国内某些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表现出了一些相似的问题,但显然,这样的矛盾无论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都无法和美国相提并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可以引起纽约街头两派持不同观点的华裔美国人对抗,甚至需要警察出面收场。
有时觉得,美国想当世界警察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我倒

我倒

他们污染环境的时候,我没有做声,因为我不在乎子孙后代;他们卖三鹿奶粉的时候,我也没有做声,因为我还没有孩子;他们用我的终身积蓄搭了一个风吹即倒的积木,我已经负债累累,再也发不出声音了。
                                                        ——上海房奴

楼盘还没有完工就倒了,既没有地震也没有狂风,这一切责任只能由开发商承担。
开发商显然不愿意把那剩下的七栋也推倒重盖,于是已经有消息传出说是工人误操作所致。

户主想要退房,对开发商来说显然是蚍蜉撼大树。
组织起来联合对抗开发商是个好方法,不过在中国似乎从来就没成过。

勘误:Google被封的事实与猜测

在发布上一篇文章,躺在床上还未睡着之际,我又琢磨着这件事情,感觉有些地方很奇怪。
于是我在Twitter上说“屏蔽Google是故意的”。
其中最大的一个疑点就是:即使在封锁最严重的六月四日前后,Google的服务器也没有见到有被屏蔽的迹象。而昨天,却只有Google一家被严密封锁,Twitter上群情激昂却没被屏蔽。

于是今天就有证据流传出来,说明中央如何精心策划,谋害Google。虽然数据直接来自于受害者Google,但是以Google不做恶的传统,其真实性毋庸置疑。
于是这个事件的原委终于水落石出,在推出绿坝之后,中央花了几天时间创造了“儿子”的搜索提示,这才通过CCTV曝光。而曝光之后的效果显然没有达到预期,就又花了几天时间去组织屏蔽Google。

中央为什么要在一两小时后解封?
我曾说过,屏蔽Google会出人命的。因为大量个人和企业的数据放在Google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上,严重依赖着Google。封掉Flickr不过是激怒一群摄影师,封掉Google可就要了很多人的饭碗。

屏蔽Google是一把悬在网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它不会让你完全用不上Google,但也不会让你用得舒心,你必须时刻担心Google再次离你而去。
因此,可以预见,Google在未来还会被屏蔽和解封多次,直到网民的激情发泄完毕。

应该把GFW的这次行动看作是宣战,而不是恶作剧。

Google被封的事实与猜测

2009年6月24日夜晚,从Twitter上传来Google被封的消息,当时我还在地铁上,只能用手机确认,cmwap连接下,www.google.com (以下简称google)无法访问。

回到家后立刻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

  1. google无法访问
  2. 本地(广州电信)DNS无法解析google域名,返回null
  3. 经过GFW,从国外一DNS也无法得到google的IP,返回也是null
  4. 使用已知的Google IP (74.125.127.160) 直接访问正常
  5. 使用已知的IP修改Hosts文件,google无法访问
  6. 同时,mail.google.com 在ssl连接下访问正常,域名解析正常
  7. 打开VPN后,除了2,其他的都回归正常。并且在百度搜索 www.google.com 被重置连接。

由以上事实可以推断:此次对Google的屏蔽是URL黑名单和DNS投毒并举。

=========== 猜测从这里开始 ===========

此次对Google的封锁是GFW自主学习的结果。
关于GFW的自主学习坊间早有传言,证据之一是经常有流量突增的国外站点被屏蔽掉。
Google原本享受的屏蔽就比较高级,撞墙以后要5分钟才会恢复。此次误封(存疑),一方面是因为六四刚过,GFW的警戒等级尚未调低,另一方面因为CCTV曝光谷歌事件导致原来一部分谷歌的流量转向了Google,加之上Google搜索敏感词的人比率不低,所以Google被GFW自动屏蔽了。
至于说误封,因为在一个小时之内,我从广州电信又能解析到Google的域名,而且可以正常访问。但也不能排除是GFW工作人员手欠或是试探民意。

=========== 猜测到这里结束 ===========

DNS投毒?
DNS投毒和URL或IP黑名单比起来,算是比较新的封锁技术。
通过返回一个TTL长达一天的假IP,该技术可以保证即使在开了代理的情况下,用户仍然无法访问到正确的网站。即便使用openDNS,GFW仍可能伪造解析结果,并且它甚至不需要保证100%成功。因为一般正常的TTL不会太久,Twitter的TTL就只有30秒(可能是平衡负载的需要)。因此,即使你这30秒能访问twitter,也许下次就会收到一个TTL长达一天的假IP。然后你的电脑缓存此结果,正巧,Windows的默认设置最长的TTL也是一天。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么一天以内你就别想登录twitter了。

DNS缓存?
DNS缓存有很多层级的。仅从本机来看,都不是一层那么简单。
Hosts文件可以看成最基础的DNS缓存,只要是在这个文件中记录的域名,系统就不会向网络上的DNS请求解析,因此在这里设置正确的域名解析结果是万无一失的办法,只是十分麻烦。
往上一层是DNS Cache,Vista下可以看到这个服务。重启该服务可以清空DNS缓存,在命令行下进行ipconfig /flushdns 也是一样的效果。
有的应用程序会有自己的DNS缓存,如Firefox的about:config有一项为network.dnsCacheEntries,这个控制缓存的数量,设为零后会清空。(有人反映没有这一项,可以自己新建一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