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失序不公,打破秩序的小丑和维护秩序的蝙蝠侠谁才是英雄?

这个时候再看这篇影评,又得到了和去年不同的感受。

如果抽离开弥漫在哥谭空气中的系统暴力,《小丑》就沦为了一个可怜人如何被各种戏剧化的生活事件逼成反社会者的悲剧,但如果我们对小丑主观暴力的解放过程稍加关注,就会发现,这正是底层人民对系统暴力的绝望回击:当安分守己与勤奋工作无法阻止下沉,那么人们只能希望藉由让社会停转来遏制系统施加于个体的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单纯批判小丑暴力的影评人与片中的精英一样,只关注底层绝望的反击有多么可怕,却忘了真正残忍的暴力形式是以最隐蔽与最无害的形态运作的。

(略)

在银幕之外,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比哥谭更正常、更公平、更不暴力吗?这或许是批评这部电影的评论者最深层的恐惧:哥谭是如此的真实,现实世界甚至比哥谭还要疯狂些……那么,正常人是否可能以“疯癫”为武器反抗?小丑是否可能从银幕中钻出,在现实中点燃焚城的大火?

Source: 当社会失序不公,打破秩序的小丑和维护秩序的蝙蝠侠谁才是英雄? | 界面新闻

婴儿和手机

IMG_1011

在我出生前的发明都是常识,在我出生后的都是奇迹。

儿子总是好奇的看着我拿起手机,甚至在我打电话时忘记哭泣,专心的看着我对那个小盒子说话。
对于他这一代人来说,网络和空气是同样理所当然的东西。我小学时给在外打工的父亲写信,一个来回要半个月,估计可以当传奇故事来说了。

或许不需要等到他成年,神经直连网络的技术就会成熟,连小盒子手机也不需要了,大家闭着眼睛就可以交流。
或许,等到他有孩子的时候,由于义肢和AI的发展,人和人外貌的差距,比人跟人形机器人的差距还要大。 
到那个时候,怎样教他的孩子分辨,一定是个很有趣的事情。 

关于社会责任

这几天发生的两件小事让我重新思考社会责任这个话题。

广州自来水公司请了某个第三方公司到小区清洗水箱,我上班不在家,家里只有一个老人。清洗水箱之后需要接水检验,那个化验员敲开我家门,说要取一点桶装水化验。老人不明白是什么情况,就给他了。

同一天,我在淘宝买了一个小东西,十几元,送货过来。晚上我回家打开一看,发错货了。和卖家联系后卖家同意重新发货,也要求我将错发的货给他退回去。可能到付会比较贵,卖家要求我先垫付邮费,他再通过支付宝转给我。我答应了,但是我白天不在家,只能把事情交代给母亲。母亲一听不同意,说凭什么我要帮他垫运费,是他发错货在先,还说这货不退对方又能怎么办。

不是我要的货物,是你发错了,所以我不需要对货物负责。按照这个逻辑推下去,因为这个水也不是我喝的,所以水箱究竟洗没洗干净,甚至洗没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最后的结果?我找到洗水箱公司的服务电话反映了这个问题,他们承诺重新取水化验。然后用上面这段话说服母亲配合退货。

中马复习的吐槽

这一段是讲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阶级关系:

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知识界成为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现在来一个初级阶段,又实际回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
二次革命吧……

我, 小人

最近将QQ签名改成了《论语》上一句经典的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肯定有人说我歧视女性,又会有人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孔子并没有歧视的意思。
我只不过是想起我母亲经常说我体弱挑食,难养。
所以我其实算是小人。

圣诞前写了两篇奇怪的文章。
不认得我的人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认得我的人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说。
更糟糕的是我还转到了xiaonei,让一些朋友感到莫名其妙。
在第一篇文章后,Comer回复说“今天天气哈哈哈”。
他也许是回复我回复他Blog上的留言,但是在我仔细看过钱理群的那篇讨论国民性的文章后,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的问题,才会有第二篇文章。

严格来说写第二篇文章已经违背了“今天天气哈哈哈”的原则,但为了以防被朋友们误会,这篇文章不得不写。而写的深刻还是写的搞笑,则又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以在最后我以恶搞的方式道歉,应该算是曲线的走了“今天天气哈哈哈”的路线。但是谁又知道这会不会是一个新的误会。

有些话不必说,有些话不能说,于是最后只剩下“今天天气哈哈哈”这样不痛不痒的话题。
话说回来,有些事情即使我在Blog这边喊得再大声,也不及动手去做一点点小事情。
比如说批评社会,支持学生。
但是却又不愿或不敢真的去做。
是为小人。

虚掩的房门

在我家楼下,302的房门已经有三天没有关上了。

房门以3.4度的角度向外开着。
我有用三角函数算过,错不远。
饭厅里一盏日光灯亮着,从缝隙看过去,只能看到一把椅子的一角。

这间房子被房东租给外面人了,一群小青年。
以前他们的门铃坏掉的时候,他们就会按别人家的门铃。
中午两点也是,凌晨两点也是。
于是我们晚上就把门铃的线拔掉,这样就不会响了。

没有人去警告他们,因为传言他们是贩毒的。
现在没有人去管那扇门为什么没有关,也没有人进去瞧瞧。
夜不闭户也不会被盗,这个社会多么的和谐啊。

天才的独裁

英语原文:The Dictatorship of Talent by David Brooks
店长的译文:http://blog.ticktag.org/2007/12/05/1057/
因为发现店长有些地方翻译不够妥当,于是自己翻译了一遍。
其中有些观点我也不是完全赞同,先发译文,评论稍后。

假设你出生在中国,你是个独生子女。因此你有双亲和四位长辈溺爱着你。有时他们甚至叫你“被惯坏了的小皇帝”。

他们向你灌输着儒家的遗风,尤其是阶级和勤奋的重要性。他们会送你去上学,在那里你会发现记住汉字需要高超的记性。这时,中国变态的人力资源政策开始塑造你。

你很快的意识到——被称作中国通的老外同样意识到——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沉迷于天才的社会,而且中国高层的精英招募天才的方式和NBA一样——残酷,无情,彻头彻尾的精英主义。

随着你在学校中成长,你认识到为了考入重点大学,你必须在期末考试中技压群雄。中国学生参加此类考试的历史已经长达一千多年。

这种考试并不看重所有的智力技能,它只着眼于勤奋和记忆力。你的青少年时期将紧紧围绕这些考试展开——死记硬背,考前复习。

每年大约有九百万学生参加高考,顶尖的百分之一可以进入重点大学。剩下的至多能进二流大学,这些不幸者会发现,虽然他们的成功的道路并没有完全的封闭,出人头地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小,他们开始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因此这些学校的自杀率比较高。

但是你胜出了,你成功的进入了北京大学。你敬仰教授的无所不知,并且知道如果你成绩优秀,你就可以加入共产党。虽然西方认为共产党仍然是一种政治的意识形态,但你知道当今中国除了经济繁荣,并不存在意识形态。共产党不过是个巨大的骨骼,它将成员联系起来创造财富。

你真的是个天才,你在大学里面表现也很出色,因此你获得了很多机会。你本可以在美国的跨国企业工作,学习领导技能,然后回来做个企业家。但是你决定进入政府机关,这样风险比较小,也有机会(通过灰色收入)发大财,并且获得为人民服务的美名。

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的选择没有区别。不论你是在经商还是行政,你都在同一阵营。虽然在西方,政府和商业领袖经常关系紧张。但是在中国,这些商业领袖也是那张社会关系网的组成部分,他们共同合作互惠互利。

你的命运由这个阵营的规则主导,所以极为重视团队合作。这里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形态对立,有的只是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相互争夺权力和财富。这样一个系统当然重视天才,组织部——多么漂亮的名称——会选出已经表现出管理才干的人。你努力工作,然后被调去管理一个省,甚至在钢铁和通讯的国有企业中当上老总。总之,你爬升得很快。

当你和美国人交流时,你会发现他们对中国的共产主义有着奇怪的观念。于是你试图告诉他们,中国不再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它有一个新的制度:精英专制。你开玩笑地说:好比常春藤联盟披着共产党的外衣,或是哈佛校友联合会拥有了一支军队。

这是天才的统治,你告诉你的美国朋友。它管理社会有如一位明智的父亲管理着家庭。虽然与普通市民有一些磋商,但大部分的管理阶层打着“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旗号而独立决断。

这个精英阵营吸收着对立阵营的力量根基。曾有一段时间,人们以为经济的繁荣会产生出一个独立的中产阶级,但是现在发现这群富裕的阶层被吸收到了统治阶级中。学生们曾经为民主游行,但现在他们已经被自由经济和工作机会所满足。

精英阵营并不固步自封。它的成员愿意承认中国的劣势并且拥护现代化的改革(只要这些改革并不挑战政治秩序)。

你相信,最重要的是,这种专制已经带来了好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数亿人脱离了贫困,上海的购物中心比美国的更加品种丰富,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奥迪小轿车堵塞了道路。

你为这个阵营统治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并且期待它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下一阶段——由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但有时你也会暗自怀疑:也许无论如何卓越的一批记忆力超群的精英,也无法管理一个灵活的,充满创新的信息经济。

你永远也不会愿意在半夜思考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L’héritage de la liberté

这本书的中文名字被翻译为《自由的遗产》,如你所见,这篇日志是读书笔记。
作者是一位法国的种群遗传学家和人口学家,大体说来,和我是同行。
但是作者的视角并没有局限在生物学内部,而是扩散到人类社会文化。
这也正是我借了学校里面所有他的书的缘故。
作者在前言中推荐先看13~14章的现状,然后再从头看原因,本文也遵循此指导。

第13章 人类的特质
人类的特质是什么?人类区别于万物的东西是什么?
人类的特质,就是人类的精神,所有的感情活动,科学和文化。这些是在人类之前,宇宙所不曾有的。作为个人,既分享着这笔人类共同的财富,也做着自己的贡献。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进入到人类的特质里去”。

第14章 一种可能的结局:集体大自杀
作者讨论了当今社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现实:人口膨胀,美苏冷战,核危机。
作者把人类的军备竞赛比作癌症,因为某个不经意的错误而不断暴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