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持铺就华为全球崛起之路

文章后面列出了华为收到补贴的几个具体案例,有理有据。
不过,这个时候在WSJ爆出华为的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王公公的腰子啊。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根据对华为所获拨款、信贷融通、税项减免以及其他财政扶持的评估,首次详细揭示了华为从一家鲜为人知的电话交换机供应商成长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公司的过程中,如何从中国政府获得了多达75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一些分析师和客户表示,这有助于华为提供慷慨的融资条款以及比竞争对手低30%左右的价格。

华为正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下一代5G电信网络。虽然向重点企业或行业提供财政支持在不少国家都很常见,但中国政府对华为的支持是令华为与政府间关系遭到质疑的众多因素之一,这些支持包括始于25年前的税项减免措施。

美国国会一个负责评估美中关系的委员会的成员Michael Wesse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华为有商业利益,但这些利益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已提出关切称,如果北京方面要求华为提供网络数据,那么使用华为的设备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华为表示,该公司绝不会将此类数据提交给中国政府。

《华尔街日报》通过检阅发现,援助中的最大一部分(约460亿美元)来自贷款、信贷额度及国有银行的其他援助。由于政府为推动科技行业发展采取了激励措施,该公司在2008年至2018年间节省税费高达250亿美元。其他援助方面,该公司还获得了16亿美元的补助和20亿美元的土地折价。

华为在一份声明中称,获得过少量非物质性补助以支持其研发。该公司称这样的情况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该公司指出,其他公司也享有华为获得的大部分支持,例如对科技行业的税收减免。

《华尔街日报》在研究中使用的是现有的公共记录,包括公司报表和土地注册文件等。《华尔街日报》还与补贴分析师验证了本报所用的方法,当中包括威奇塔州立大学(Wichita State University)教授Usha Haley以及Good Jobs First。后者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一个组织,该组织对一些税收减免政策持批评意见,其提供的补贴数据被外界广泛征询。

Source: 政府支持铺就华为全球崛起之路 – 华尔街日报

备忘录揭示班农与郭文贵财务关系

纽约时报这个时候拿出这个旧闻出来是有什么打算呢?

在结束白宫工作后,特朗普总统的前首席策略师斯蒂芬·K·班农(Stephen K. Bannon)几乎紧接着就与一个神秘的中国亿万富翁建立了丰厚的财务关系,北京政府目前正在寻求从美国引渡此人。
中国政府已指控地产富商郭文贵(又名Miles Kwok)洗钱、贿赂和强奸,根据《纽约时报》获得的一份写于2019年5月的备忘录,当时他和班农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关系,首先是向这位特朗普曾经的亲信提供了15万美元的借款。
根据新闻媒体Axios称,他们的关系随之升级为一年期的百万美元合同,其中班农承诺将把郭文贵介绍给“媒体名人”。
郭文贵否认了对他违法行为的指控,称北京的引渡要求是报复他对中国腐败的公开批评。他与像班农这样对中国持强硬态度的美国人建立了关系,还成为了特朗普位于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马阿拉歌庄园俱乐部的会员,在寻求庇护期间,他住在一座俯瞰中央公园的华丽公寓里。
班农通过一名发言人拒绝评论与郭文贵的关系。郭文贵的发言人同时也是与班农关系紧密的人士说,最初提供给班农那笔借款与一部批评中国共产党的电影计划有关。根据备忘录,班农去年在与郭媒体(Guo Media)签订的合同中拿出了一部分钱还给郭文贵。
这两个人的助手均表示,他们的关系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一致鄙视。

Source: 备忘录揭示班农与郭文贵财务关系 – 纽约时报中文网

Statement From USTR and UST Spokesperson on behalf of Ambassador Lighthizer and Secretary Mnuchin

Interesting.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否认WSJ关于美国将降低一半关税的报道。

Washington, DC – Bob Davis and Lingling Wei a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based on anonymous sources, have reported at least three times this week that the United States negotiators offered to cut by as much as one half the tariff rates on approximately $360 billion of Chinese imports in exchange for certain purchases.

While we do not comment on the content of negotiations, we have said publicly and on the record that this is totally false, untrue and baseless. It did not happen.

In addition and to be completely clear, we have personally, and on the record, told Mr. Davis and another Wall Street Journal reporter repeatedly that this is utterly false. No such offer was ever made to China by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is not a single knowledgeable American negotiator who would support this falsehood. Further, there is no Chinese negotiator who could honestly be this source.

We will not speculate on why the Chinese or an American uninvolved with these negotiations would manipulate the story. This is another example of reporting on an important alleged event based on secret sources, some of which may have obvious bia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hould make very clear that those actually involved for the United States have so clearly indicated that they are untrue, fabricated falsehoods. It should also expose possible biases of the anonymous source.

Source: Statement From USTR and UST Spokesperson on behalf of Ambassador Lighthizer and Secretary Mnuchin |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习近平力挺林郑月娥处理香港抗议活动的方式

看来香港问题还没那么快解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Carrie Lam)的勇气和担当表示赞赏,这凸显出北京方面支持林郑月娥对持续数月的香港反政府抗议活动的处理方式,尽管建制派在上个月的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受到公开谴责。

在周一于北京的会面中,习近平告诉林郑月娥,对她及香港政府为平息香港社会紧张局势所做的工作,中央予以充分肯定。在香港这座半自治的中国城市里,抗议者正挑战北京方面日益扩大的权威。

习近平说,2019年是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以来局面最为严峻复杂的一年。他告诉林郑月娥,北京方面将继续坚定支持她为恢复香港和平与繁荣所做的努力。

Source: 习近平力挺林郑月娥处理香港抗议活动的方式 – 华尔街日报

英超球星厄齐尔涉新疆言论引发争议

Camp翻译成营地,NYT你是认真的吗?

根据《卫报》(The Guardian)的翻译,厄齐尔在Twitter和Instagram上发了内容相同的帖文:“他们关闭了清真寺。他们查禁了经学院。他们杀了圣贤。男人被迫进入营地,他们的家人则被迫与中国人住在一起。”
“但穆斯林保持沉默,”帖子写道,“他们难道不知道,默许迫害就等于是迫害吗?”
虽然近些年来一些外国名人和公司似乎是无意间冒犯了中国人的敏感,但毫无疑问,厄齐尔的措辞是字斟句酌的结果。他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这是呼吁自治的维吾尔人所使用的叫法,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这是火上浇油。
阿森纳尝试迅速采取行动与厄齐尔的帖子划清界限,但俱乐部的回应并没有挡住中国网上掀起的愤怒浪潮。
“其所发表的内容均为厄齐尔个人观点,”阿森纳在周六早些时候在微博的一份声明中说,微博是一个类似Twitter的社交平台,允许用户分享评论。“阿森纳作为一家足球俱乐部一贯坚持不涉及政治的原则。”
中国的许多评论者说,这样的声明还不够。

Source: 英超球星厄齐尔涉新疆言论引发争议 – 纽约时报中文网

以落实经贸协议重筑中美关系正轨

财新这篇雄文的宏大叙事笔法太牛了,虽然整篇内容是狗屎,文笔是很好的。

历经数月翘首观望,刚刚过去的12月15日,终于没成为让举世扼腕、市场下滑的又一场错过。北京时间12月13日深夜,中美向全世界宣布:双方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文本达成一致。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历时一年多的经贸争端,自此迎来明确转机。单边作风的高墙不再上筑,相向而行的大桥开始合拢。

12月15日──中美政府均叫停了原本在这一时点拟对彼此加征的关税措施。一年多来,中美经贸关系在扰动中下探的势头由此刹住;在更广义层面,两国间诸如技术“脱钩论”“新冷战论”等危言也迅即沉淀。对于全球秩序的观察者而言,中美两国在超过一年来多个领域的疾风劲吹下,仍能保持定力,展现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韧意志。这一信号,不论是对两国或其他各国而言,其价值和意义,绝不低于协议文本所将处理的种种具体问题。

Source: 评论│以落实经贸协议重筑中美关系正轨_世界频道_财新网

国新办就中美经贸磋商有关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

如果中国每年农产品进口规模变化不是很大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为了不从美国买农产品,宁愿花2.5倍价格从别的国家买?

韩俊:

其次,毫无疑问,实施这个协议,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也会大幅度增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我们整个农产品贸易额达到了2168.1亿美元,其中进口额是1371亿美元,2018年一年就增长了125亿美元。进口额占到全球农产品贸易额的1/10。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强劲的,进口会进一步扩大。

中美同为农业大国,两国农业的互补性是非常强的,可以说中美是天然的农业合作伙伴,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经贸摩擦之前的正常年份,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一直稳定在一个很高的规模上。比如,2015年至2017年,每年中国从美国平均进口242亿美元农产品。受加征关税影响,2018年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到162.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2.7%。今年1-10月份,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达到10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0.8%。协议的达成和实施,将会解决两国在农产品和食品贸易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将会消除很多分歧,也会为解决两国长期关切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Source: 国新办就中美经贸磋商有关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直播)_经济频道_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