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态

跟美国大学生交流以后,我对他们的心态感到很惊讶。
虽然美国经济也还在危机后挣扎,但大学生仿佛已经准备好了毕业后去改变世界。
想起我在国内读大学浑浑噩噩的状态,实在是很汗颜。

我想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

美国的大学基本上还是保持了精英教育,所以学生一般是为了学习上大学,而不是为了文凭。自主性跟国内大学生泛滥的状况自然是不一样。
教育体制也有很多不同,第一年基本上都是学习公共课,到第二年第三年你才会渐渐的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把自己的专业定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都是学习着自己喜欢的专业,不像国内那样在高考志愿中就决定了,虽然后来可以转,但也有诸多限制。而且,美国的教育比较注重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国内很多则是灌输知识,与高中无异。

当然,在我所学习的商科,更重要的可能是美国成熟的商业环境。
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成熟的风险投资,成熟的资本市场,以及成熟而且广阔的市场。这些都是国内所缺乏的。
因此不论是创业还是就业,美国人看起来都更有信心。
在中国,你的企业不仅承受各种苛捐杂税和政府官员的盘剥, 在市场上也容易被山寨,而且不仅没有成熟的VC,连银行都不喜欢给中小企业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成功很多时候变成了拼爹。

人群的多样化,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案例讨论中,我经常会被小组其他成员的想法折服。但是,在人口密度这么大的中国城市,人们反而因为教育和中庸文化的原因趋同,不能诞生出很多有趣的想法,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开学

今天我参加了一场哈利波特似的开学典礼。
虽然早就在Orientation阶段就听到其他同学介绍开学典礼是怎样的,实际经历的时候还是被感动了。

首先是学校主席率领着老师们穿着长袍从行政楼鱼贯而出,学生紧跟其后,从学校的红色广场沿着美丽的下山路走到Olson礼堂。然后老师们并不是立刻进入礼堂坐下,而是站在礼堂的入口两旁,鼓掌欢迎新同学的到来。
我在老师夹道欢迎下,感觉到我是这个学校的一员,而不是被动的接收教育,在进入礼堂后,经过一长条两边装满学校荣誉的橱窗,不禁觉得自己仿佛也能够创造这样的成就。

这样的感觉棒极了!

Americans

到美国有一周了,第一周是各种各样的Orientation,大致上可以翻译成入学培训。

对美国的印象如何?
因为我从Sea-Tac(西塔)机场一落地,就直接去了学校,后来虽然在Tacoma商业区进行了寻宝的活动,对美国城市仍然没有什么印象,更不要说西雅图这样的大城市。(我下周可能会跟国际生一起去西雅图转转。)
我所在的PLU,只是Tacoma边缘的Parkland,是Pierce County(皮尔斯县)的一个普查规定居民点,总而言之,是一个相当偏僻的地方。除了学校有栋宿舍是6层楼,以及教堂的尖顶,附近没有高的建筑。
在这样一个偏远的美国郊区,生活非常的宁静。附近有一条大道叫Pacific Avenue,在这条路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车。我说各种各样,是指经常可以看见房车,摩托等。但是一离开Pacific Ave,马上就变得安静下来,道路基本上没有红绿灯,但是一般来说只要你站在路口,汽车就会停下来等你过马路,我相信这点各位已经听到很多人提起过了。出了学校,路上很少看到行人,前天我坐公交去看电影,走了15分钟一个人影都没见到。顺便说说这里的公交,跟国内是大不一样,一般20~30分钟一趟,准点到站。坐公交的多是“老弱病残”或是外国人,总之就是买不起车或是开不了车的人。公交并没有前门上后门下的规定,相反,如果司机认为你是行动不方便的人,在你上下车时他会降低前门的高度,方便你行动,非常贴心。
美国人也不是说完全就不会乱扔垃圾,在电影院门口的一座桥边,我就看到了大量的烟头和一些塑料袋。但那是在比较繁华的地方。在学校附近的郊区,地面基本上没有垃圾,所以即使偶尔经过一片芦苇丛或是枯草地,感觉上也很舒适。不会像国内那样往往觉得很杂乱。 
西雅图附近以下雨闻名,但我过来这周可谓幸运,每天都是晴天多云,天总是像广州刮台风那样蓝。

美国人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非常周到。
我学校建筑的门通常是刷卡后拉开,而且比较重,但肯定会有一扇门是自动门,可以通过按钮自动打开。
昨天跟同学去Mountain Rainier国家公园,中午一起围坐着吃饭,组织者在切完火腿后准备切青椒之前,特地问一下在场有没有严格的素食者, 因为他没有洗刀。
人人生来平等,我觉得这个观念已经刻在美国人的脑海里面了。 

The Newsroom

我刚用Twitter的那段时间,感觉像是自己坐到了新闻终端前,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不断的在眼前跳动,重要的消息还会被不同的人RT好几遍。不知道做一个新闻实习生是不是相同的感觉。

HBO的新剧,The Newsroom,讲的就是新闻直播间的故事。
是的,美国的新闻环境和中国的不一样,剧中人物的新闻理想过于崇高。
但是就如第三、四集所展示的,即使在新闻被称作第四权的美国,仍然会出现因为收视率或集团利益导致新闻不能被自由的传播。
而剧中人物纯真的新闻理想,尤其是第三集开头的致歉,虽然有些夸张,但仔细想想,谁没有过理想,更多的人只是在生活中慢慢的把它们丢弃了。

诚然,威尔的“文明化”教育显得非常粗鲁而且自以为是。他把新闻理想当作他的教义,“文明化”就是他的传教过程。正因此,这个团队才能在受到挫折后,即使在周末,也能对重大新闻迅速反应。
第四集结尾Coldplay的Fix You响起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我使用Twitter已经5年,经历过2008年四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而现在,看到死亡数字却木然了。
新闻的物化,不可避免的改变着我。破碎的家庭,曾经鲜活的生命,变成了单纯的数字,仿佛赋值函数a=6一样。

唐,虽然很多地方是个混蛋,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经典到威尔都称赞他“真他妈是个新闻人”。
他说:一个人,是由医生宣布死亡,而不是新闻。

晨光生物股价暴涨和民众示威有没有因果关系

有媒体发现晨光生物(深圳:300138)在7月3日,也就是什邡市民示威的第三天,涨停。
因为晨光生物的产品包括防暴警察用的辣椒水等催泪剂,看上去像是很合理的解释。
我觉得顺着这个思路看看晨光生物以往的股价波动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希望发现更多晨光生物股价暴涨和示威的联系。
结果我先说出来,没有发现,很可能这次只是一个巧合,或者什邡的示威只是7月3日晨光生物股价上涨的因素之一。

我从国泰安那里下载到晨光生物2011年起到昨天的收盘价,由于晨光生物是在2010年底上市的,我认为这已经基本涵盖了晨光生物的所有业绩表现。总的来说,晨光生物不是一个表现很优秀的股票。
我将暴涨定义为股价比前一交易日日上涨5%,或比前第三个交易日上涨10%,筛选之后得到以下几个日期:

日期

单日涨幅

三日累计涨幅

2011/8/24

5.14%

6.11%

2012/4/25

10.00%

-49.58%

2012/6/14

6.08%

7.74%

2012/6/27

10.04%

6.91%

2012/6/28

3.80%

13.75%

2012/6/29

1.32%

15.73%

2012/7/3

10.03%

13.33%

2012/7/9

5.60%

2.69%

注:2012年4月24日晨光生物进行了每10股送10股的分红,实际分拆了股票,上表没有对分拆做修正。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困难,本来在Google News上面可以按日期范围搜索新闻,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用中文的“抗议|示威|游行”能够搜到的国内示威活动聊聊无几,而英文媒体也不一定会对中国所有的示威活动有报道,这使得可能在股票暴涨日(或前几日)发生过示威活动但是我没法从新闻中得知。

因此我转而查看晨光生物的公告,看看能不能找到解释。

  • 2011年8月24日,晨光生物对股东大会决议发表公告,决定将“年产4万吨脱酚棉籽蛋白项目”的实施主体变更为新设立的子公司。这个决议预示着项目不久将正式动工,是利好消息。
  • 2012年4月25日,前一日晨光生物进行了分红计划,股价上涨情有可原。
  • 2012年6月14日,无公告,也没有找到示威的新闻报道。
  • 2012年6月27日至29日,有公告称天然植物综合提取生产加工项目二期工程生产线完成试车。什邡示威活动还未开始。
  • 2012年7月3日,公告称公司享受税收优惠,什邡示威第三天。
  • 2012年7月9日,前一个交易日有公告,获得专利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推断出,晨光生物股价受到公司公告影响较大,因此什邡事件后的上涨很可能只是一个巧合。

本文仍有不少缺陷:

  1. 没有将晨光生物的股价与大盘或同类股票进行比较,排除市场的整体波动。
  2. 对示威事件的查找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3. 没有将晨光生物与其他防暴用品生产企业的股价进行比较。
  4. 没有对晨光生物的分红进行股价调整。

小丑

有一个小丑,不过这个小丑不是引人开心而是让人憎恨的,他倒是乐在其中。

本来我跟这家伙八杆子打不着,但是最近这个名字往往被朋友们咬牙切齿的提起。
我问自己,如果我碰到这样的人要怎么办?
打他?八杆子打不着的怎么去打?

我觉得我会无视他,当作世界上没有这么一个人。
小丑的生活就是吸引别人的目光,一旦失去焦点,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A Bridge To Home Theater (2)

第一篇在这里……(2010.7.23)

路由器其实还有很多好玩的功能,比如自动翻墙。
你的手机可以支持VPN?也有很多手机还不支持,比如WP7。
还有如kindle这种设备,有时收不到推送的文档或打不开商店。
所以你需要在路由器上翻墙,更好的是,对于国内的连接可以不走VPN。
我过去一直用着Grace Mode,它只对部分被屏蔽的网址翻墙。然而我经常会遇到某个网站打不开,必须手工添加进路由表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我网络中有一个NAS,不间断下载BitTorrent中,如果采用chnroutes的模式会阻断P2P,或者带来别的麻烦(比如网络速度下降)。
然而后来连这个问题也解决了,因为可以写两个路由表,指定NAS使用没有VPN的那个路由表即可。

虽然我曾经使用的是OpenVPN,但后来发现IPSec VPN更加稳定,延迟更小。感谢Paveo提供IPSec VPN,我玩Diablo 3的延迟得以保持在300ms以下。
IPSec VPN的服务器配置IT叔好像有写
IPSec的客户端配置没什么难的,Paveo写了一篇,不难懂。

客户端大体的配置是:

  1. 路由器刷Tomato,推荐shibby的版本。
  2. 由于包比较大,你可能需要挂上一个U盘,推荐SanDisk的酷豆系列,体积足够小。
  3. 按照这个指南挂载/opt目录,但是不要安装它的optware。
  4. 这个指南安装包管理软件,如果直接用上面那个安装VPNC的时候会报依赖错误。
  5. 安装VPNC,并且按照Paveo的指南来填好配置文件。
  6. 这个配置好VPNCwatch。
  7. 最好在WAN up的时候搞定双路由表,chnroutes,启动vpncwatch。
  8. 修改vpnc-script,在VPN连接后杀掉dnsmasq避免DNS投毒。

下面几个脚本仅作参考。

双路由表的脚本大致是这样的:(感谢王旭

#!/bin/sh
mkdir /etc/iproute2
cp rt_tables /etc/iproute2/rt_tables
ip rule add from 192.168.1.xxx table novpn
ip route add $(nvram get wan_gateway_get) dev ppp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nvram get wan_ipaddr) table novpn
ip route add 192.168.1.0/24 dev br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92.168.1.1 table novpn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nvram get wan_gateway_get) dev ppp0 table novpn
ip route flush cache

rt_tables的内容是

255 local
254 main
253 default
0 unspec
200 novpn

杀掉dnsmasq的脚本:

#!/bin/sh
dnspid=$(ps |grep dnsmasq|sed 's/\ [a-z].*//')
dnspid=$(echo $dnspid |sed 's/\ .*//')
kill $dns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