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Kindle抓包后的几点笔记

由于我的Kindle推送几天都不能正常使用,决定抓包看看是什么原因。第一嫌疑犯就是GFW。
抓包的结果很有趣。

  • kindle会定期解析一个域名dogvgb9ujhybx.cloudfront.net,但是从来没有访问这个域名,我猜测这个是用来测试网络是否正常的。
  • 它会定期发送一个相同的UDP包裹给107.22.160.76或107.22.160.70,因为没有DNS Lookup记录所以不知道究竟是谁的服务。但IP本身是属于Amazon AWS的。没有返回的包,我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越狱带来的。
  • kindle检查是否有推送的文档是通过todo-g7g.amazon.com,这个域名的IP有很多个,所以我把这个域名用Dnsmasq固定到一个IP以后把这个IP加入VPN的路由表,于是推送就正常了。固定IP有个坏处,以后这个固定的IP万一不能用了又会碰上无法推送的问题,虽然更新一下就能用但很容易忘记自己一开始指定过。
  • 下载书是通过cde-g7g.amazon.com服务器完成,有相当多的TCP Dup ACK和 Out-Of-Order错误,但好歹能下载完成。
  • kindle会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向72.21.194.2 72.21.214.149 72.21.210.247发送TCP RST包。

霍炬离开Twitter事件

不看@arthur369 的推我还真不知道这次争论的起因是AppStore的色情问题。因为我两个人都没fo,所以看到一堆围观群众基本都是在打哈哈。
Twitter不是一个适合讨论严肃问题的地方。这个结论已经被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实。无数讨论在Twitter上被参与者和围观者误解扭曲、偏离话题。即使真的讨论出一个结果吧,在Twitter这样的快餐文化中也几乎留不下任何印记。那么讨论的目的又何在?

花落去我见过一面,去年去上海的时候bao3带我认识的,他当时做胶州路大火头七的新闻稿,希望从我们这儿了解一些现场的情况。我只能就这一面之缘说说我印象中的花落去,如果你认识他比我更深欢迎指正。
他不是我乐意去接触的那种人,做事目的性很强,说严重点就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是达成目标的工具。但我觉得他也不是wangpei所说的那种一般人用椅子轮他用消防斧的那种疯子。要说他这种人在社会上很常见,虽然在Twitter上不一定,不过我Twitter只fo了不到100个人所以可能形成这种偏见。

后来Doriscafe发文解释QQ群的事情。当时我只评论了四个字:“腐女误国”。其实我还想说花落去建这个群绝对不仅仅是给这群腐女每天八卦脑补用的,至于说究竟是什么目的,我也没证据只能猜。
花落去在那天也许是没说“我发这推你们给我打哈哈”,但一个自称道歉的人不仅在称呼上没有正式感,也没有劝阻一群腐女脑补,我个人认为他根本就没有诚意道歉。

离开Twitter很多方面是个好事。我记得我曾说过“不上Twitter的人是有福的”。虽然一方面是调侃中央的宣传政策,另一方面却也真是说Twitter过于浮躁。

霍炬?我没有见过。我以前只知道他每日定推北风挺傻逼的,结果他自己最后都坚持不下去了。
所以虽然他老婆说按他性格以后真不会回Twitter了,我也不信。
就算真的不回,两边也没什么损失。
说不定我也慢慢的就不上Twitter了呢。

Twitter就是江湖。

校车在哪里

甘肃校车事故导致21名幼儿殒命时间之后不久,中国外交部网站上高调挂出新闻说中国捐赠校车给马其顿。
当时即有微博造谣,说捐赠校车是企业行为,不是国家行为。奇怪的是校车的制造厂商宇通网站上并无相关信息,也没有从那边发出新闻稿,所有的新闻源头都指向了外交部。后有记者好事打电话和宇通确认,校车是中国政府采购的。

中国政府一贯有对外援助的历史,但对国内的医疗教育却总喊没钱。
以前有人说是中国政府爱面子,我觉得这个没有抓住核心。

经济学上有个假设是Rational Economic Man 即理性经济人,这个假设很容易理解,人总是自私的,那么总是倾向于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本来用理性经济假设套在政府行为上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政府本来不应该是一个以盈利为经济目的的组织。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的政府好像是这么一个组织。
于是在一个理性经济政府的假设下,这种行为就很容易得到经济学的解释:那些受援国家在联合国有投票权,而国内的公民却没有真正的投票权。

从这种角度来看,买不买校车不是政府有没有钱、重不重视那么简单的事情。
你得有选票,才能有校车,和健康的牛奶。

Cut the cord

既然iOS 5叫我们不要再用线缆,那我就找个底座把线缆换掉,反正我两年也用坏了两根连接线。
对比了很久终于选定了飞利浦的AJ7030D

刚收到的iPhone 音箱

本来是更喜欢Sony的一个音箱底座,不过Sony那个太大,而且上面铺满了密密麻麻的按键。
这个底座的优点:

  1. 时间能从iPhone同步,不需要自己设
  2. 时钟亮度三档可调,有两个闹钟
  3. 有定时睡眠功能,支持iPhone上面的各种播放器类App(试过Pandora)
  4. 充电挺快,应该是1A电流
  5. 没插电源闹钟也会响,不会因为停电而迟到
  6. 不影响wifi sync和icloud备份
  7. 插座支持范围比较广,带套的3GS插上去也没问题
  8. 支持收音机,聊胜于无

缺点:

  1. 功率比较小 3W×2
  2. 音质一般般,我觉得低音比较浑,有点渲染过度了
  3. iPhone自己的闹钟不会通过音箱发声
  4. 没有播放暂停按键,没有遥控
  5. 比较轻,不能一只手拔iPhone

其实功率我个人是不在乎的,本来就是放床头睡觉的时候听一听,又不是正儿八经放客厅当音响。
我很满意,终于摆脱了在床头放一根iPhone线缆的日子。

R.I.P. Steve Jobs

God needs an iPhone, then he called Steve. Rest in peace.

很少有人能对世界产生Steve如此深刻的冲击,而且这个影响还会持续几代人。能有幸与他一起工作的我们非常幸运。我会非常怀念Steve。——Bill Gates,微软创始人

在Google成立的早期,当我和Larry寻求远见和领导力的灵感,我们只需要在Cupertino找就可以了。Steve,所有摸过苹果产品的人无一不体会到你追求卓越的激情,比如我现在用来写这段文字的Macbook。在我们几次见面的过程中我也亲身体会到这一点。谨代表Google的全体员工和更多的技术工作者,我们会非常想念你。我对Steve家庭,朋友和在苹果工作的同仁表示哀悼。——Sergey Brin,Google创始人

我知道Steve去世消息的时候非常,非常伤心。他是一个取得了非凡成就和惊人才华的伟人。他总是能够思考在你的前面。他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一直是我的灵感。在我成为Google CEO的时候他很友善的伸出援手,即使身体不好的时候也花了很多时间提供他的建议和学识。我与他家庭和苹果大家庭同在。——Larry Page,Google创始人

Steve,感谢你成为我的导师和朋友,感谢你向世人展示你设计的东西能改变这个世界。我会想念你。——Mark Zuckerberg,Facebook创始人

虽然他曾经被认为是自大狂,但Steve Jobs总能用年轻和很大程度上缺乏经验的天才赌到苹果的未来。Jony Ive和他的团队证明了这个信念是正确的。——James Dyson,Dyson创始人

当我获得我人生中第一台Mac后,我与电脑的关系从本质上改变了。他在苹果既是远见家,也提供了实现的工具。他的成功依赖于想象力和勇气。——Roger Ebert,普利策奖获得者

没有词语可以充分表达我们对Steve去世的伤心和有机会能与其一起共事的感激。我们会继续他挚爱的工作来纪念他。——Tim Cook,苹果CEO

作为一个历来尊重和崇拜有创造力天才的城市,今晚,与地球上其他人们一起纪念一个伟大的人,并且为Laurene和Jobs其他家人祈祷。——Michael Bloomberg,纽约市长

Steve Jobs是一个超凡的远见家、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和Pixar的灯塔。他在我们之前就看到了Pixar的未来,并且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Steve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信任我们关于电脑动画电影的疯狂梦想,他经常说“make it great”。没有他就没有Pixar的今天,他的力量,正值和对生活的热爱感化了我们。他永远都会是Pixar精神的一部分。在这个非常痛苦的时期,我们对他妻子Laurene和他的孩子们表示哀悼。——John Lasseter, Ed Catmull,Pixar首席创意总监和主席

世界失去了一位远见家。世界上很多人从他发明的设备上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没什么比这更能证明他的成功。Michelle和我对Steve的妻子Laurene、他的家庭和所有爱他的人们表示哀悼,并且为他们祈祷。——Barack Obama,美国总统

Steve Jobs是对技术影响力超出硅谷的一个标志性的企业家和商人。他因带给市场的创新和带给世界的灵感而被纪念。——Meg Whitman,惠普CEO

Steve是我青年时期的英雄。他不仅给了我很多个人建议和鼓励,还向世人展示了创新是如何改变生活的。我会同世界一起怀念他。——杨致远,雅虎创始人

Steve用他的彻底的创新、充满想象力的头脑定义了一个时代。尽管他已取得诸多成就,看起来却像是刚刚开始。世界因他的去世失去了一个少见的富有创造性的人,迪斯尼大家庭失去了一个成员,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Bob Iger,迪斯尼CEO

我愿为Steve Jobs的去世表达我最深切的哀悼,他是我们产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个真正的远见家。我同样对他家庭,苹果员工和被他工作感动的人们表示哀悼。——Steve Ballmer,微软CEO

United 93

你在一架被劫持的飞机上。
歹徒目前有三个,他们有刀,还声称有炸弹。炸弹如果被引爆,毫无疑问整个飞机的人都会死。
但是你也怀疑,炸弹可能是假的,真的炸弹应该不能通过安检。
你印象中很多年没有发生过劫机事件了,当然,你更没有遇到过。
你模模糊糊记得,历史上有名的劫机事件,虽然有机毁人亡的,但也有满足歹徒要求最后安全降落的。
一般来说歹徒只是要钱,那样可以把飞机降落下来,再慢慢谈判。
你感觉到飞机的航向改变了,原定的目的地肯定是降落不到了,周围有没有别的机场,你也拿不准。
这个时候有谣言传来了,有人说有两架飞机撞了纽约的双子星大楼,有人说不对,是五角大楼发生爆炸,还有人说一共有五架飞机被劫持。
当然飞机上是没有CNN直播可以看的,人们说是从空中电话打回家中,家人说的。
又有人说机长已经被杀了,现在开飞机的是歹徒,目的地未知,目的也未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是否还幻想着与歹徒谈判,降落飞机。
你看到有几个人在悄悄商量着干掉歹徒,夺回驾驶舱。
歹徒有炸弹,你心想,如果爆炸全飞机人员都会完蛋。
而且,这架飞机上也再没有合格的飞行员,即使抢回驾驶舱,谁来开飞机,谁能保证安全降落?

United 93航班的乘客作出了他们的选择,使得这架飞机成为9-11事件中唯一未能击中目标的飞机。
而它原本的目标是白宫。

—————
你出生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这个国家只有一个执政党而且还统领全部军队……

鸡毛令箭

是的,我又要小题大作了。

事情起因是某个Twitter用户说fo到200就自曝,于是曝出来一张搔首挤乳的照片,面部有打码。
一堆用户叫好,说这么好的MM要fo,其中包括我fo的三个用户。

我一看到那个照片,虽然没有见过,但立刻就说“以后发图自曝要手拿当天报纸,不然太容易造假。”
然后顺手就在Google Image里面搜了一下那张图,果然是李某某艳照门的照片,早已流传于网上。
于是我说“拿别人艳照‘自曝’的人是什么心态呢?”,同时讽刺某一个被骗的朋友说“罚你在Twitter上念10遍‘我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被我讽刺的那个人回复说“吹咩?你只会用上半身思考?”
我不知道他是想指责我哪一点?性无能?纯粹而且毫无根据的人身攻击。
我只好自嘲说“某些人被人骗了倒指责揭穿骗局的人,唉。”本来想接一个“中国人”,后来想还是不要放地图炮。

腿叔说“就好像有些事你觉得干了良心上过不去,它就是有人干还干得很欢实~~”,这是回应拿别人艳照“自曝”的。
腿叔又说“整个国家都在这样”,这是回应指责揭穿骗局的。
腿叔准备说什么呢?
1、中国人普遍缺乏道德和伦理底线。
2、中国人普遍缺少一种质疑精神,而且往往将质疑精神与动机联系起来。
以上是两个地图炮。

先说道德和伦理底线。我觉得不需要论证“说谎是不道德的”这样一个论点。特别是把范围局限到拿别人的艳照“自曝”这种事情上。
做这种事情的人就是心理变态看人家乐趣的么?我看到那个“自曝”的ID已经消失了。

由此带来第二点,既然别人说话无所谓真假,那么自身就应该加强甄别的能力。“不传谣,不信谣”,虽然中央的本意是期望你相信它说的东西是真话。这句话本没有错,特别网络上的言论从发表到传播都是飞速这种情况下,传播给你的观众只在弹指一挥间。传播学上经常说传播一个勘误需要以几倍于传播谣言的努力才能成功,所以我的态度就是传播一个消息之前先思考一下。有的时候是刻意的谎言,有的时候是无意的逻辑漏洞。比如说前段时间传铁道部都是安陆生的兄弟,一连列了好几个姓安的高级管理人员。但是能说明什么?除了结尾说其中一个传言和安陆生是兄弟,其他都只是同姓而已。后来有人讽刺说原来安替也是一伙的。
我不仅仅质疑五毛的言论,我也质疑某些批评政府的言论,因为有些时候确实逻辑上有无法绕过的漏洞使得论证没有说服力。因为这个有次某个言论领袖说“你真替政府着想”。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指责我是五毛。我只能说我质疑五毛的次数起码高出质疑批评政府言论的一个数量级,这个和五毛的素质偏低有很大关系。

最近刚开始看一本《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故有感而发。

Update:
那位问候我小弟弟的朋友说他当时在手机上,因此没有能力查证,特此说明。

习惯

很多人都说恶习难改,我觉得不一定如此。
其实我上一篇文章《放下》说的是差不多的东西。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坚持会导致不同的人生。
当你觉得人生一眼就可以看到尽头的时候,改变一下自己的选择,说不定就会有多彩的生活。

不过上篇文章用的例子不太好,容易把人引到道德批判上面去。
其实我早就表达过“道德批判根本没有意义”这种观点。
但是仍然导致某正太被不明真相的bt叔叔攻击抬杠。想找乐子的可以顺着这推往回爬。

为了弥补上面的过失,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从Firefox 1.5时代就开始使用它了,一直升级到5.0,有时用稳定版,有时用beta版,更多时候用的是nightly版。但不论怎样,我一直都是用的一个Profile,虽然电脑已经换过两台,系统重装过了好几遍,插件在几年的升级过程中失效了一茬又一茬,但每次重装前我都小心的备份了Profile,然后在新的机器上恢复。所以,我一直用不习惯Chrome,它没有记住我各种网站的密码,没有各种网站的Cookies,没有一个真正好用的下载管理器,没有一个强大的referrer管理器,敲两个字母出来的不是我想要的书签,缺乏很多Firefox上的功能。
但是不久前,SSD的一次故障让我丢失了所有的系统文件,当然,也包括了Firefox Profile。虽然有Firefox Sync能同步回所有的书签密码等,但插件是找不回来的。突然我就觉得,一个没了插件的Firefox还不如Chrome好用呢,于是Chrome就变成了我的首选浏览器。

所以习惯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某些事情,虽然你没有注意到,却在阴影里慢慢发酵。
某一天突然间你就发现它变了,原来坚持的东西都被狠狠的敲碎了。
而且你会微笑着接受这样的变化。

The World Has Chan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