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VA看日本动画的后现代现象

本文是《后现代主义,它的历史和它的文字》课程的论文。
如果老师看到了,请不要把我的文章评定为抄袭……

EVA的正式中文译名是《新世纪福音战士》,是日本GAINAX在1995年制作的一部动画片。自1995年于东京电视台上映之后,EVA也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法国、葡萄牙、波兰、芬兰、俄罗斯、智利、印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EVA是日本动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它开启了日本动画的心理分析的先河,它的剧情模式也被后来的动画所不断模仿,可以说EVA之后的日本动画几乎没有一部没有借鉴EVA。因此研究EVA,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新世纪日本动画的走向。剧情详细的情况对于日本动画爱好者来说肯定是如数家珍,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人,却只有真正看过才会理解。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可以说一千个读者至少有三千个EVA。由于本文着重从电视版最后两集(25~26集)探讨EVA的后现代现象,而且后两集几乎自成一章,因此即使不熟悉前面的故事也不会造成太大障碍。本文仅在必要的时候稍微提及背景知识,并不会过多涉及。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反对理性分析的,因此,对后现代作品进行理性分析是反后现代的做法,所以本文对EVA的后现代现象只是解构而不能分析。换句话说,本文只能列举后现代现象及其效果,并不能探讨其成因。

第25集由“人类补完计划”展开,完全颠覆前面24集的机械战斗内容,转而进行内心分析,分别从碇真嗣、明日香、绫波零内心独白展开。碇真嗣是一个幼年内心受到创伤,被寄养在亲戚家的自闭少年。在被问到为什么驾驶EVA的时候,他自白到是为了大家,是大家希望他驾驶EVA,他只不过想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而已。明日香却跳出来指责他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不再孤独,为了维持与别人依赖的关系,期待着别人给与幸福。在明日香不断的指责下,碇真嗣没有反驳,反而似乎是被催眠般的接受了明日香的观点。绫波零则由于是人工灵魂,而不能像一般人类一样认识到自我这个概念,同时也不能体会到一般人类的死亡和恐惧等感情,因此期待着终结。但是,又由于她与碇真嗣父亲的羁绊,使得她开始害怕这种终结。在这一集中,大篇幅的使用了黑底白字产生强烈对比,也用静止的舞台形式审问人物内心。一方面据说是由于后期制作资金所剩无几,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传统动画连续动作的概念,几乎是以幻灯片+台词的方式进行着剧情。

第26集继续着“人类补完计划”,却完全是从碇真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展开。虽然是碇真嗣的内心,所有审问的声音却是他人,自己内心的他人,他人也在自己的内心寻求着问题的答案。因为不知道生存的目的而讨厌着自己,而逃避着一切。只有在驾驶着EVA的时候才能找到自己。因为一个人孤独而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因为怕被讨厌而害怕与他人在一起。而后对于“我”和“自由”的讨论更是深刻。由不同形象的碇真嗣总结出那个被称为碇真嗣的自我。我的东西,我的一部分,不过是以我的意识联系着的东西。感觉到是“我”的这个东西,便是自我。我不过是自己。而自由的世界,除了自己什么都不存在的世界,是如此的令人恐惧与不安。因为不存在他人他物,没有办法通过他人认识自己,自己的形象也开始模糊。虽然什么都可以去做,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于是放弃一部分自由,有了天与地的差别,可以站在地上左右走动,因为站在地上而安心。动画又通过展示一个没有纷争的理想世界,来阐述世界的多种可能性,说明自我也是由别人创造的东西。如果世界不一样,那么自我也会不同。因此,所谓的我,只是现在的自我,是完整的自我的一部分。碇真嗣终于认识到即使不驾驶EVA,自己也可以存在。这里便是补完的终结。

这里必须提出,EVA在此电视剧版后又出了3部电影版,其中有一部也被称为真·25~26集。应该说是从客观世界讲述了人类补完时候的故事,与电视剧的内心世界相互辉映。

EVA之后,也有《灰羽联盟》、《虫师》等动画以其他的方式进行了后现代的尝试,但影响力均不及EVA。